是否合法、有效并与违法事实具有关联;(3)行政案件认定事实是否清楚,性质认定是否准确;(4)刑事、行政案件办理程序是否合法,法律文书和内部审批是否规范 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 [25] 陈卫东、李奋飞:《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 [26] 相关论述可参见陈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629.html -
了解详情
论辩的法律论证理论中亦取得一席之地,[19]此点可以鲜明地将其与注释法学、概念法学区别开来;而关于法教义学和法社会学、法哲学的区别,考夫曼的观点 、法律判断说理能力、法律文书表达能力。这些都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系统的专业法学训练才能获得,故而笔者赞同部分学者提出的应当逐步把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改为具有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29.html -
了解详情
能参与立法的复决,行政官也不能。反对司法、行政介入立法的思想基础,是一种流行的见解;要求行政、立法与司法分立,彼此隔开。……简言之,设立复决会议就是要 的复杂的授权文书,留待未来的复杂情况的考验。而且,对它的文字的理解,不同的人可能有所不同。宪法留有让后人选择和判断的余地。所以,在成文法律里,“合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3.html -
了解详情
简单案件进行庭前争点整理比一步到庭更有效率。因为对于双方皆无异议的案件,通过诉讼文书的交换,在诉答阶段法院就可以径行作出认诺判决;对双方存在一定 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356。 {14}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88。 {15}邱联恭.争点整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07.html -
了解详情
简单案件进行庭前争点整理比一步到庭更有效率。因为对于双方皆无异议的案件,通过诉讼文书的交换,在诉答阶段法院就可以径行作出认诺判决;对双方存在一定 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356。 {14}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88。 {15}邱联恭.争点整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83.html -
了解详情
简单案件进行庭前争点整理比一步到庭更有效率。因为对于双方皆无异议的案件,通过诉讼文书的交换,在诉答阶段法院就可以径行作出认诺判决;对双方存在一定 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356。 {14}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88。 {15}邱联恭.争点整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88.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实现,《人民司法》2007年第23期,页19-20。)为此之故,下文凡提到我国再审之诉,均加双引号以示与典型再审之诉的区别。 [3]最高 2],页19-20。 [45]当然,民事抗诉程序中的受理、立案程序内容与再审之诉中受理、立案具体有所区别,例如当事人递交的文书名称即不同,级别管辖也不同。但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69.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实现,《人民司法》2007年第23期,页19-20。)为此之故,下文凡提到我国再审之诉,均加双引号以示与典型再审之诉的区别。 [3]最高 2],页19-20。 [45]当然,民事抗诉程序中的受理、立案程序内容与再审之诉中受理、立案具体有所区别,例如当事人递交的文书名称即不同,级别管辖也不同。但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68.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艺术气质的人,才能真正地领悟。我们应该注意到艺术与法律的区别。在法律领域,如果对文本的解释与立法者意图有着表见违背,那么这一事实就否定了它的 。法律技能,是指从事某项具体的法律实务时所必须考虑的技术性能力;并进一步操作化为:1.针对具体法律纠纷提炼法律争点撰写法律文书的能力;2.针对具体法律或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32.html -
了解详情
和自由而被剥夺人身自由;第三类,完全或部分不遵守《世界人权宣言》和相关国际人权文书所确立的关于公平审判的国际准则,其程度严重到足以使剥夺人身自由的 自由、政治权利和平等权)标准,尚不具备法律适用上的普遍性和司法技术上的可操作性。再者,在很多案件中,剥夺人身自由并不必然与迁徙自由、宗教及信仰自由、表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0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