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现行立法规定不明,相互矛盾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询问、质证、听取 打击报复的风险,另一方面与国家配合不一定能得到国家的宽恕。如果设立污点证人刑事责任豁 免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弥补“自首”、“立功”制度的不足,而且可以打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169.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1款有关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以及第47条有关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 证人施加应当出庭作证乃至只能出庭作证的必要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应对实践中可能导致证人无法出庭的各种情形。 (二)大陆地区 大陆地区1996年《刑事诉讼法》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600.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主观上没有伪造证据的犯罪故意。刑法对于“妨害作证”的罪状表述是“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这里的“引诱”仅指“物质利诱”,而被告人在本案中没有物质利诱或者威胁的行为。“伪造证据”仅指伪造客观证据,不包括诸如证人证言之类的主观证据。故认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三、人民法院认定事实和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174.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鉴于此,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原则性地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而且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都对此做出明文规定。 没有。安徽省某中级人民法院在2001年1月开庭审理的26件民事案件中,涉及证人证言的有104件,但仅有9人到庭,出庭率不到10%。②虽然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489.html -
了解详情
了人权保障力度, 当然仍存在不利于保护人权的状况, 其中证据规则过于笼统、证人证言规则前后矛盾、法律条文不明确, 就是表现之一。因此, 建立完善的强制 现行刑事诉讼法1996年以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此次修正案终于明确规定了证人强制出庭制度,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突破。此次修改,虽然是规定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233.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的供述用于证明同案其他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时,其证据属性就成为了证人证言。[12]本文认为,既然是非共同犯罪同案审理,则既可以在同一诉讼程序 ].全国优秀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6]柯耀程。司法警察人员在刑事诉讼程序上证人资格问题研究[J].警学从刊,1986,(9):75-80. [17]王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012.html -
了解详情
感知能力、记忆力、是否诚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而这些方面的可靠性正是法庭上证言的可靠性所依据的因素。[14] 鉴定人出庭是鉴定结论的举证方式。大陆法系国家鉴定 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传闻证据规则要求在审判中排除传闻证据,证人证言须在法庭上接受检验,只有在符合法定的例外情形时(例如在美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77.html -
了解详情
追究其伪证罪的刑事责任。其二,罪行豁免仅适用于证人回答控方提问时需要证人证明的行为,不适用于证人证言中与提问无关的回答所描述的行为。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为人民检察院以免除处罚作出不起诉决定为交换条件换取犯罪嫌疑人充当污点证人提供了程序法依据。 3.刑事国际法基础。我国1998年10月签署的联合国《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60.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影响到实践中的具体操作。 另外,刑诉法第四十七条虽然明确规定,证人证言应当经过质证、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 ,那么《解释》第一百二十三条的缺陷则是显而易见的,被害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经人民法院传唤或者通知未到庭,不影响开庭审判的,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3.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人,将无法支持由起诉书提出的指控。④ 然而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却缺乏促使证人出庭的驱动力。这主要是因为刑事诉讼法未规定排除传闻证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谁举证谁负责,这种作法容易受到利益杠杆的驱动,产生一定的倾向性,难以保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由于刑事诉讼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