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有财产属性、不代表财产内容,而是因为盗窃信用卡未使用当然不能满足成立盗窃罪所要求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只有当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且达到一定数额,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45页。 [4]参见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9页。 [5]根据2005年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47.html -
了解详情
不具有财产属性、不代表财产内容,而是因为盗窃信用卡未使用当然不能满足成立盗窃罪所要求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只有当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且达到一定数额,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45页。 [4]参见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9页。 [5]根据2005年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46.html -
了解详情
,就必然是人;既然是汽车,就一定是财物。所谓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界限,实际上只能是诈骗罪与不构成诈骗罪的民事欺诈的界限。于是,问题便在于:以什么为标准 可能成立盗窃罪;所以,判断财物由谁占有、是否脱离占有,是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当他人并没有丧失对财物的占有,而行为人违反他人意志,将该财物转移为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69.html -
了解详情
探析[A].法学论坛,2005(5):105-106. [6]王晨.诈骗犯罪研究[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203. [7]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653-656. [8]孙军工.金融诈骗罪[M] .北京: 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04.html -
了解详情
若干疑难问题探析[A].法学论坛,2005(5):105-106. [6]王晨.诈骗犯罪研究[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203. [7]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53-656. [8]孙军工.金融诈骗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24.html -
了解详情
若干疑难问题探析[A].法学论坛,2005(5):105-106. [6]王晨.诈骗犯罪研究[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203. [7]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53-656. [8]孙军工.金融诈骗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3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对事实真相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出于真实的内心意思而自愿处分财产。诈骗罪的构成要素是:行为人采用了欺诈的手段;受害人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受害人基于 看受害人在整个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诈骗罪中,受害人是主动把财物交付给犯罪分子;而盗窃罪中,受害人失去财物完全与他自己的意识无关,其财物失去完全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094.html -
了解详情
罪,因为此时行为人是非法转移他人的戒指之后再实施毁弃行为的。至于诈骗罪、盗窃罪等取得型财产犯罪的法定刑为何会重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笔者认为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496页。 ⑸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408409页。 ⑹赵秉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550.html -
了解详情
恶意透支,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1] 二 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认定问题 (一) 信用卡诈骗罪的界限 区分信用卡诈骗罪与彼罪,其前提问题需要界定信用卡的范围。信用卡 盗窃犯罪的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因此刑法第196条认定为盗窃罪。但是在刑法中又规定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罪,是一种直接的非法侵占行为,而信用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520.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非暴力胁迫手段,违反财物占有人的意志,将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占有。而诈骗罪首先要求行为人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从而使被害人陷入错误的行为。欺诈行为使对方 所有人或保管人控制之下的财物据为己有。因此,某一财物是否已经不在他人控制之下,就成为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在本案中,于某的行为是定盗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