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职务犯罪,是指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或者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国家法律应 ,认为职务犯罪是指从事国家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或者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 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国家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02.html -
了解详情
认同,认为职务犯罪是指从事国家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或者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国家法律应受 出版社.2004年版。 [2] 金强著:《反腐败镜鉴录六十个贪官的真实案例》[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3] 合秉松编著:《职务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838.html -
了解详情
免予处罚? 【法理评析】 本案系检察机关诉至法院请求追究俩被告人玩忽职守罪的刑事案例,法庭审理主要围绕着检察机关对两被告人的指控是否成立的判断而展开, 逃汇的;(7)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8)徇私舞弊,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法条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84.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四)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4)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与民事诉讼法第179 条规定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事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99.html -
了解详情
灵宝市和宝丰县均有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因超期羁押,一审被判非法拘禁罪的案例。 无权拘禁是指没有拘禁权的机关、团体或个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无 以上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3、徇私舞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4、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8.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程序违法或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而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的法律监督制度 ,这是行政诉讼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也是有关人员应有的法律常识。“从这一案例中反映出媒体、人大代表和公众的意见与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精神是相悖的。”[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03.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刑法规定的其他滥用职权犯罪不排除可以由故意协成,如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同理,对于饲私舞弊招收法官、检察官滥用职权行为,由于没有单独规定罪名 第一,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如何完善法律问题。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收集此类案例,必要时就单位盗窃、单位贷款诈骗(实践中也多为单位所为)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5.html -
了解详情
的存在,必然会出现滥用权力或不正确行使权力的现象,必然会导致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等渎职犯罪的产生。 第四,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与渎职犯罪 提高司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要加强社会舆论和法制宣传力度,抓住典型案例,通过电台、电视、报刊等宣传工具,深入到重点部门和单位,进行全方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3.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解释没有具体规定,理论界与实务界也有不同认识。笔者通过对报刊上登载的有关案例和文章进行归结,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应当认定贪污罪并按 由于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包容性,且立法明确设立了“其中徇私舞弊的,应从重处罚”的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行为人的行为与本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8.html -
了解详情
办理稽核事项,应当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第六条被稽核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接受稽核检查,并 解决情况及改进后的成果。五、各级稽核机构在稽核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重要案例,要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六、稽核工作的重要信息可用简报、报告等形式 ...
//www.110.com/fagui/law_558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