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有终局性,等等。 二、转型期中国农村民事纠纷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农村百姓对民事纠纷有自己的理解,尽管他们也许并不会使用民事纠纷这一概念。对他们而言,所谓民事 四是厌讼、贱讼之诉讼心理与息讼之诉讼趋向。[9]从其发挥作用的领域来看,总原则自然渗透于所有诉讼领域,但那些具体取向则各有不同。维护秩序理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7.html -
了解详情
看,法院遗漏裁判部分且不依据职权主动作出补充判决实质上是违反了当事人的处分原则。遗漏裁判的诉讼标的已由原告在起诉时向受诉法院提出请求法院作出裁判,由于 院长申请复核。就其法律效力,姑且不论,仅从字面理解,对诉讼费用不能提起上诉是针对人民法院的决定。决定是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针对某些特定事项所作的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6.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的理解与运用邓明友律师最近咨询了许多关于诈骗的问题,有咨询是否构成诈骗罪的;有咨询是否是诈骗的;有咨询诈骗罪量刑的;有咨询相关法律依据的等 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的陈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40.html -
了解详情
金的内涵和外延不明。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仅就法律的规定作字面上的理解,只有在非金钱给付义务中才明文规定有迟延履行金,而在金钱给付义务 。《民事诉讼法》第13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它是贯穿于民事诉讼全过程中,当然也包括执行程序。当事人不提出申请,执行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76.html -
了解详情
潜在性和模糊性所决定的。第四,司法经验具有个性化的特征。由于法官独立办案原则的要求,法官个人的观念涉入就不可避免。要知道法官创造法律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注释】 [1]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15 [2]朱德生,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293.html -
了解详情
海穆勒在其《表见证明》中将经验规则分为经验法则、经验基本原则和简单的经验规则。而普维庭则将经验规则分为四类,分别是: (1 的个性和人性中。 注释: [1]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M ] .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15 [2]朱德生,李真.简明欧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06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与身份关系诉讼,也是划分适用辩论主义与职权主义两大诉讼原则的主要根据。因而,无论是在民事诉讼制度体系架构上,还是在理论上,身份关系诉讼法具有半壁江山 期限以及消灭时效等,也有适用错误现象。 2、对婚姻法等身份关系实体法的理解和执行也存在许多问题 对婚姻法本身理解和执行,也还存在不少错误和值得研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727.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从外观上直接识别和判决,既不会在当事人和法院之间产生理解上的歧义,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进行审查和认定。只要当事人提出有关证明材料,就可以轻易地 的方法,或者不能用附带控诉的方法提出恢复原状的理由时,才准许提起。日本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再审事由的补充性原则,并且将该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所有的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87.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的,应当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而非裁定驳回起诉。 2.遵循严格依法原则和从宽原则。前者是指认定原告有诉权要有法律依据,认定原告没有诉权也要有法律依据 工作主题,载《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04年第1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10}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编:《婚姻法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49.html -
了解详情
重婚罪的认识及处理笔者试作以下论述。 一、重婚罪的理解及认定 {一}重婚罪的概念和构成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案件公诉制,由检察机关直接进行公诉,按照犯罪分子罪行轻重追究其刑事责任,保障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实现。 4、将重婚案件直接纳入公诉范围有助于增强检察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