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条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一百一 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来加以判定,其前提和关键应该是该妇女的性防卫能力是否存在,或是否削弱。对没有性防卫能力的案件,适用法律甚易。难点在于被害妇女属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 责任能力可能因行为人患有精神病或者有某种生理缺陷而减弱。如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10.html -
了解详情
的适用过程中,对其消极功能即隔离排害的功能较为注重,而对于改善恢复的积极功能重视不足。在现实的法律实践中往往是将精神病人强制性地限制在特定的 的理由和相关证据,并附有司法精神病鉴定报告书。 (五)法庭审理 1.缺席审判 由于审理对象可能是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为了维护法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62.html -
了解详情
动机,而且在行为时也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场合,就不能认定为心神丧失的判例[10]。在德国、韩国同样认为责任能力的判定属于法律问题,由法官根据鉴定人意见作出。在 以刑法上的间歇性精神病为例,我们在鉴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发病时也从不考虑其为何发病,是否存在过错的情况,对擅自停药的行为也不作为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7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必要时应当对被请求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鉴定。申请人已提供鉴定结论的 的意见第193条在诉讼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提出该当事人患有精神病,要求宣告该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应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07.html -
了解详情
确认的精神障碍者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其次,精神障碍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属于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 首先,医学要件是指行为人存在刑法规定的精神障碍,这是认定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前提。我国1997年刑法仍将医学要件定为精神病,因此学术界关于此要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9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标准。即使有的人存在理性或自我控制方面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法律上有责任能力的人来说,避免违反这些规定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定罪和量刑的 因精神病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辩护人可以提出精神病辩护;而被告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辩护人可以提出能力减弱辩护。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100.html -
了解详情
醉酒人自不成问题, 但却无法合理解释非自愿醉酒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医学和司法精神病学的研究表明, 饮酒量达到100 毫升以上时, 饮酒者可出现酣睡、知觉 。对于自愿醉酒而致使其陷入丧失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的, 不论事先有无犯意, 其罪过形式的认定在具体解释上, 都可采取前述实行行为延续说或原因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53.html -
了解详情
醉酒人自不成问题, 但却无法合理解释非自愿醉酒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医学和司法精神病学的研究表明, 饮酒量达到100 毫升以上时, 饮酒者可出现酣睡、知觉 。对于自愿醉酒而致使其陷入丧失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的, 不论事先有无犯意, 其罪过形式的认定在具体解释上, 都可采取前述实行行为延续说或原因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52.html -
了解详情
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如过去有精神病,其突然发病致人损害的,按照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的规定,由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183.在幼儿园 六个月内,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行为能力的,可以认定为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