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4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包括公民、法人和 原告人在刑事案件宣判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参考文献: 1、庄洪胜、刘志新主编的《人身伤残鉴定赔偿指南》;该书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2、傅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89.html -
了解详情
12月4日作出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规定》第二条: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笔者仍然以为,精神 意义是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正是如此,法律才规定了对于刑事犯罪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而对于受害人来说,应当要有更为具体的与自己有紧密联系的,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41.html -
了解详情
,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根据上述规定,同一起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 提交的具体行政行为作证据使用,以此确认当事人主张的民事权利能否得到保护。这样,民事审判直接确认了具体行政行为是合法的。如果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0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过程中,无论是在侦查阶段、起诉阶段还是审判阶段,被害人依法都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90条规定: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阶段,有权 的证据。书写诉状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然后向原告人宣读;原告人确认准确无误后,应当签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295.html -
了解详情
,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根据上述规定,同一起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 提交的具体行政行为作证据使用,以此确认当事人主张的民事权利能否得到保护。这样,民事审判直接确认了具体行政行为是合法的。如果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86.html -
了解详情
或尽量压缩错误成本的支出量,避免司法资源的不当消耗,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诉讼效率,使当事人获得正确及时的权利保护。 3、维护司法权威的要求 公正的 4条规定,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或就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的,以及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作出的责任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6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调解纳入到审判调解的整体布局中, 作为法官审判业绩的考核依据之一。借鉴民事调解的相关规章制度, 结合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和刑事政策的相关要求 均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相互之间严重冲突。其次,将告知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规定为人民法院一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受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30.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 赔偿被害人,得到被害人的谅解,从而获取法院给予从轻处罚的机会。由于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赔偿部分执行到位情况不理想,原告方一般倾向要求被告人先行赔付。原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0.html -
了解详情
层面对法律的适时回应,最为快捷的方式就是通过颁布法律解释。作为法律执行机关的人民法院,处在了法律与社会生活要求的前沿,一方面能较为及时、全面的了解这种紧张 赔偿。并且,也不能通过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获得赔偿。这就涉及对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条的理解,即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哪些应适应刑法、刑诉法,那些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上减少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可见,保证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是十分重要的。但我国法律只是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有权 程序中进行选择,从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更为便捷的救济方式。 尽管笔者主张赋予被害人诉讼程序主张选择权,但笔者认为要严格限制这种选择权的范围,否则会造成权利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