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代替“物权”的“财产权”显然并非所谓上位的“财产权”。把财产权定义为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之上的总的权利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观点,而且这种提法有 处。⑨有的学者断言“债”也属于“财产权”,同时有指出:财产法是规范财产归属的、债权法是规范财产流转的。至于转移这种动态自身又怎么成了“财产”了?⑩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06.html -
了解详情
[12].尽管如此,应当说学者对其他“中间现象”,像“物权概念的相对化”、“物权的债权化”等的研究仍然是阙如的,有待于补充、加强。 应当看到,尽管晚 ,才能不致于使大陆法系民法乃至商法的大厦陷于崩溃以至于土崩瓦解。所以,物权与债权的二元权利体系将会长期存在。“中间现象”只是这一长期存在的过程中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93.html -
了解详情
意志才是法律关注的焦点。所以债的相对性谈的是个人意思自治,而债权的可侵害性谈的是社会公共意志的问题,两者分属不同的领域,并 三人事实上并无积极追求损害结果的主观意欲,此时是否一定不能构成对债权侵害的过错,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肯定的判例如在EihornV.WestmountInvestmentLtd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90.html -
了解详情
由使用价值为目的过渡到以交换价值为目的。”[8]因此,我们认为,权利质实为以债权或其他权利(实际上是权利的交换价值)为处分标的的权利。 二、分析的 ]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703. 注释: ① 债权的清偿能力首先是以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来保障的。但债务人的经济状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05.html -
了解详情
。此外,由于这种作法将使债权人在市场交易中实际上没有任何法律手段可以保障债权安全,必将引发其过激自救措施,对市场经济发展产生危险的破坏作用。 目前世界 部分要适当加以限定。 这样规定虽然也可能使物权担保债权人承担部分乃至全部职工债权的清偿义务,但实际上不会影响到债权人的根本利益和市场经济交易秩序。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66.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了其合法权益。建行剥离的是“呆帐”,原告持有的仍是“呆帐”凭证,债权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合同法》 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 不享有侵权赔偿的请求权。原告“请求权的竞合和请求权的多元化,决定了”不良债权“受让人有选择请求权的自由”岂不子虚乌有吗? 刘律师认为,建行“全额收到了信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97.html -
了解详情
当债务人被宣告破产时约定清偿期一年,应扣除未到期的利息为23万元,破产债权为227万元;距约定清偿期限还有10年,应扣除债权人125万元的未到期利息, 问题。破产法的相关规定,提前清偿时应当扣除的是“未到期的利息”,“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这就是说,扣除利息是以债务计息为前提的,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92.html -
了解详情
作强行性规定。 由于该行政法规同时授权财政部制定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因此,对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把握,还要依照财政部的相关规定。 财政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 不应因为其性质的特殊而在适用法律上有所不同。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包括不良债权在内的公有财产的流通受到了不当的限制,这些具有巨大价值的财富就无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8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受害人因此遭受其它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自然也成为债权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的直接立法依据。此外,第4条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 恪守信用,不进行任何欺诈行为,亦补充立法上之不足缺陷。因此,亦可作为债权侵权行为立法补充依据。 2、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用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8.html -
了解详情
第19页。 [13]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by Richard A. Posner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2.p221 [14] 陈小清:《论债权的刑法保护》,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3期,第58-63页。 [15] 张国轩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