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事物善恶的公平准则。那么,作为公正和公平的正义和刑罚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对此,我将以正义的二元性为依托,在下一节对之加以论述。二、公正的正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68页。[23]参见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中国法律出版社与日本国成文堂联合出版1995年10月版,第5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1.html -
了解详情
,既然行为人没有直接面临是否违反法律规范问题,也没有形成针对法律规范的蔑视和挑衅,缘何还要受到处罚?过失犯的处罚是否与责任主义原则发生矛盾便成为有待探讨的问题 应加以防止,违反预见义务,以致危害结果发生,就应负过失犯的刑事责任。{4}30 这种学说将过失犯的处罚根据求之于稍加注意就应当预见到危害结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20.html -
了解详情
,既然行为人没有直接面临是否违反法律规范问题,也没有形成针对法律规范的蔑视和挑衅,缘何还要受到处罚?过失犯的处罚是否与责任主义原则发生矛盾便成为有待探讨的问题 应加以防止,违反预见义务,以致危害结果发生,就应负过失犯的刑事责任。{4}30 这种学说将过失犯的处罚根据求之于稍加注意就应当预见到危害结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381.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的基本原则,即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导致的危害后果承担责任。因此,在进行刑事归责时先要查明某人的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后果,以及某一危害后果是否可以归因于 的媒介。如果找不到,不真正不作为犯和作为犯就不能等置,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处罚就违反罪刑法定主义。{30}等置问题意义重大,但它更多的还是对不纯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68.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的原始状态视为一种可自由行使辩护权的当事人的话,那么,面对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他们究竟是在怎样的心态下断然放弃辩护权,而追求一种认罪态度较好的法律 对其判处了10年有期徒刑。两相比较,前一个被告人因为认罪而受到从轻处理,后一个被告人则因为没有坦白而受到较重的刑事处罚。尽管法院对后一个被告人的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84.html -
了解详情
自我防卫的立场,刑罚对犯罪的处罚就不仅仅是为给行为人造成痛苦,而是使反社会的人重新适应社会。因此,刑事责任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责任。(注:参见马克昌 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以恶报恶、威吓预防的传统报应观念之所以受到批评,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阐述通过惩罚报应以实现法律的威严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85.html -
了解详情
是可以不派员出庭,并没有规定不能派员出庭,意味着也可以派员出庭。其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并非社会危害性都很大。依我国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包括两种,一种是 了什么法、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后果、应受到何种处罚。最重要的一点是让被告人明白受到刑罚处罚后怎样做、怎样去面对今后的生活,使其初步确立改过自新的信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0.html -
了解详情
世间事物善恶的公平准则。 那么,作为公正和公平的正义和刑罚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对此,我将以正义的二元性为依托,在下一节对之加以论述。 二、 公正的正义 刑罚个别化的原则可以追溯到罗马教会法, 但现代意义上的刑罚个别化却是由主观主义刑事学派的犯罪学家们提出来的。 其基本理论是:无论是哪种犯罪,从最轻微的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3.html -
了解详情
的粗放作法,直接违反了刑法第5条规定,必须通过量刑改革,坚决予以纠正!(三)量刑公正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刑事司法中,量刑公正表现为如下三种基本形式:1犯罪轻重与 情节,[21]从而使那些具有多个从重或者从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受到较重、更重或者较轻、更轻的处罚,但是不能突破法定刑的上下限度。如果案件具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69.html -
了解详情
不科以刑罚,对已构成犯罪的行为适用从轻、减轻的处罚原则,较大范围的适用非监禁刑,为其改造提供强有力的监督和良好的改造环境。 (二)外国对未成年 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三)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执行制度现状的分析 受到国际未成年罪犯非刑事化、非监禁化和轻刑化思想的影响,我国对未成年罪犯在处理上经历了一个从打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