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外生效和对内生效在诉讼上的意义不同。对外生效意味着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即这是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从而进入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4][14]但这 参照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认为具体行政行为(Verwaltungsakt)是国家的法律行为,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内涵做了比较大的限缩,仅以具有意思表示亦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637.html -
了解详情
为例作如下检证: 第一,隐蔽执法行为乃是以默示的方式作出意思表示,使相对人误以为实施某些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之行为不会受到处罚。 第二,相对人 原则,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 [2]杨解君:行政法诚信理念的展开及其意义,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3]周佑勇:行政许可法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726.html -
了解详情
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随着物权法制定工作的全面展开,关于物权行为的探讨愈发激烈。笔者对我国物权法对物权行为应持的态度,谈些个人看法,共商榷。 一、 该原则的基本意义是,当事人所具有导致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通过一定方式向公众表示出来,进而决定该意思表示的法律效力,决定物权是否变动。 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36.html -
了解详情
除法律行为以外之不以意思表示为必要之行为。这种区分,尤其是对法律行为这一概念的抽象,对于大陆法系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按学者的评价,《德国民法典》 。就是作此区分者,也未必能举出这种区分较之前述区分有多少益处。 2、就合法行为能力这一概念而言, 应是指一种民事主体在行为之前即应具有之能力或资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80.html -
了解详情
通常是不特定的,因此行为人作成票据并在票据上签章的行为,是对不特定的持票人作出了意思表示,对此持票人无需承诺,亦言之,当事人之间无需成立合意,自然也就 而成立之法律行为,契约则为两个交换的所为意思表示之一致,而成立之法律行为。其区别之法律意义在于成立要件不同,在单方行为,由数人为之者,其中一个或者数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25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行为以外之不以意思表示为必要之行为。这种区分,尤其是对“法律行为”这一概念的抽象,对于大陆法系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按学者的评价,《德国民法典 就是作此区分者,也未必能举出这种区分较之前述区分有多少益处。 2、就合法行为能力这一概念而言, 应是指一种民事主体在行为之前即应具有之“能力”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99.html -
了解详情
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随着物权法制定工作的全面展开,关于物权行为的探讨愈发激烈。笔者对我国物权法对物权行为应持的态度,谈些个人看法,共商榷。 一、 该原则的基本意义是,当事人所具有导致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通过一定方式向公众表示出来,进而决定该意思表示的法律效力,决定物权是否变动。 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12.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具有向善意志的新道德。我们认为,权利从一个纯法律概念转化为非道德正当性,其前提是人们意识到「正当」(对某种行为的肯定)与「应该」是不同的。「应该」不仅意味 ?这同「权利」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直接相关。我们知道,中文里「权」和「利」两个字连用,一般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权势和货财;另一谓权衡利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9.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具有向善意志的新道德。我们认为,权利从一个纯法律概念转化为非道德正当性,其前提是人们意识到「正当」(对某种行为的肯定)与「应该」是不同的。「应该」不仅意味 ?这同「权利」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直接相关。我们知道,中文里「权」和「利」两个字连用,一般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权势和货财;另一谓权衡利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83.html -
了解详情
被提字面化地提了出来,但是,却并没有被纳入一个系统的规则体系中,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律行为制度已经从厚棉袄中脱身,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只待人 的进化过程中,不能不谈到日尔曼法对法律行为制度产生的影响。通说认为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希望发生私法上之效果的行为。在这里面谈到了意思表示,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