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其中“罚则”对期货犯罪及其相关犯罪的规定仅限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的附属刑法有名无实。1999年12月25日通过并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主 业务罪的主体的界定问题,若将非法经营期货业务罪的规定在期货交易法的法律责任部分,或制订单行的期货刑法,就可以比较明确地确定该罪主体。《期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5.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故认为第三人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此外,关于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但应负赔偿责任的共同致害人,包括情节轻微、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者,负罪潜逃者 公正。由于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使被害人得到切实赔偿的权利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使被害人不信任法官,从而放弃追诉权转而与犯罪分子“私了”,有钱有势、有“背景”的黑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9.html -
了解详情
才转化为公诉罪追究刑事责任。诽谤行为构成犯罪,客观上要求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诋毁他人,并且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何谓诽谤行为情节严重,由于法律和司法解释都 。第二,被害人查明行为人的真实身份需要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而被迫选择放弃自行提起诉讼。由于公权力主体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便利条件,更容易查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33.html -
了解详情
处分,而非实体上的处分。 公诉机关对某一案件作出不起诉的处分,表明公诉机关放弃对犯罪嫌疑人的控诉,不再请求法院进行审判。其实质上是公诉机关依其职权从程序上 才可实现。检察机关对某一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律规定起诉,法院有权对此进行裁决。这便是法院以此对检察机关的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68.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放弃这种权利也不必然招致不利于已的法律后果。法院不能因被告人放弃辩权,就使他承担不利于己的法律后果。 另一需要说明的问题是,有的学者将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在审判阶段,控诉方对指控的犯罪应当承担证明被告人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49.html -
了解详情
维护全体国民的利益,可以动用一切力量查明犯罪事实,应用刑事法律,惩罚犯罪人,同时也保护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正因为如此,面对国家追诉机关的调查讯问, 事实,被告人一旦认罪并选择了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简便审模式,他们其实在主观上放弃无罪辩护权的同时,也在客观层面失去了获得法院无罪裁判的机会。毕竟,现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84.html -
了解详情
,民权自由派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在讨论控辩双方不可避免的冲突时,他们主张刑事法律的宗旨不是作为控制犯罪的工具,而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和保护个人的 权无偿得到指定辩护人的帮助,指定辩护人的酬金由联邦预算资金支付。 (八)禁止重复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旧法典对此已有所规定,新法典根据俄罗斯联邦新宪法第50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64.html -
了解详情
由其向民庭另行独立起诉。 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规定 可以放弃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单独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就可获得精神伤害赔偿。 从我国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宗旨看,精神损害赔偿有以下几方面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18.html -
了解详情
蓄意包庇坏人,陷害好人的做法,不争辩,不斗争,躲闪回避,随声附和,听之任之,放弃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以求明哲保身。三是有的侦查部门的个别领导或侦查人员 损失等,应明确规定赔偿办法。同时对于侦查中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定要认真追究,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不得包庇、纵容。 第二,正确处理程序性活动和机动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15.html -
了解详情
蓄意包庇坏人,陷害好人的做法,不争辩,不斗争,躲闪回避,随声附和,听之任之,放弃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以求明哲保身。三是有的侦查部门的个别领导或侦查人员 损失等,应明确规定赔偿办法。同时对于侦查中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定要认真追究,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不得包庇、纵容。 第二,正确处理程序性活动和机动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