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要加强司法应对;对“法轮功”邪教组织利用法律手段与我对抗的新情况要保持高度警惕。 9、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滋生和诱发犯罪的因素大量增加的客观 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严厉惩罚犯罪的同时,对具有法定从宽条件的,依法从宽处理;对具有减刑、假释条件的服刑人员,依法减刑、假释并积极探索减刑 ...
//www.110.com/fagui/law_21389.html -
了解详情
被依法免予刑事处罚,48人被依法宣告无罪,同时还对15245名正在服刑、改造良好的罪犯依法予以减刑、假释,这些工作都充分体现了全省法院正确应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和相关的法律,服刑人员必须有悔罪表现,并且已经受到法律的惩罚,思想上得到了改造,经过评估不会再危害社会。严格地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由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284.html -
了解详情
监狱服刑人员共有6万多人,其中帮助狱内服刑人员的志愿者约计1200人。狱内志愿服务工作正经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踏上一个更高的平台。 第一,志愿活动 与监狱和监狱干警的横向联系,互通信息;收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提供给政策的制定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指派志愿者工作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喜好倾向、个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2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当前监狱单位的宣传政策出发,“大墙新闻”的报道重点主要是围绕监狱的工作成绩、干警在一线工作状态、服刑人员在狱内改造时痛苦的思考与反省、 风险性,这也需要争取监狱方面的配合。 第三是合适的时机。在罪犯受到奖励或减刑、逢节假日、改造表现稳定时或是临近出监刑满时,一般都愿意接近采访记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73.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一片文化的土壤,没有厚度的记述,是难以达到深入的程度,也难以对监狱领域服刑人员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与分析。现在迫切需要的不是开拓学术之地,而是倡导 一个选择的过程。有些犯人选择了主流文化,因为他害怕失去名誉,失去考核分,丧失减刑的机会,完全是一种实用主义者。而有的犯人不计较名誉和考核的成绩,总是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881.html -
了解详情
(第68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参见李怀胜:《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的刑事政策之省思》,《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1期。 [7]参见 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16]参见《关于受贿人受贿后徇私舞弊为服刑罪犯减刑、假释的行为应定一罪还是数罪的研究意见》,载《刑事审判参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179.html -
了解详情
项明检察长和中国政法大学曲新久教授提出,刑事和解不是一项法律制度的安排,而首先应该是一个具体的行动,是带有刑事政策内涵的操作规范。应该将刑事 情节。[28]在刑罚执行阶段,对于符合适用刑事和解条件的案件,经调解人对被害人与服刑人员进行调解后,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科予犯罪人一定的义务,要求其对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7.html -
了解详情
[33]社会可供的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社会组织形式、统治阶级的治理方式、政策的有效性以及民主参与程度等等文明社会的社会环境资源。 综上,人权是人的内在 没有任何辩诉交易的要求下对所有的犯罪者提供减刑。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减轻国家长期供养监狱内服刑人员的负担或者是为了缓和矛盾。(4)对这些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47.html -
了解详情
(即上诉期)后,立即释放;但同时对于留所服刑人员期限未满,提前释放以及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而办理了减刑、假释手续予以释放的,驻所检察人员也要 所检察人员有“对看守所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保障有关法律政策的正确实施”的职责。其目的就在于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维护在押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02.html -
了解详情
%的监管场所实现了派驻检察。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在各级检察机关开展了服刑人员申诉专项清理工作,不断加大办理刑事赔偿案件力度,全力解决群众告状难、申诉难 、社会、文化权利作出了新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中国政府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积极建立就业与再就业工作责任体系,制定配套政策,开发就业岗位, ...
//www.110.com/fagui/law_11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