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共同被害人以及参与共同侵害,但情节显著轻微未被立案侦查的人,在自诉案件中,包括自诉人提起自诉,但被人民法院宣告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人, ,无论在程序设计和实体处理上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规范。1、关于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应在何阶段进行的问题。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9.html -
了解详情
,在决定采取法律行动之前,当事人应该认真思考是否还有比采取诉讼形式更好的解决办法。实际上,民事诉讼要经过立案、调解、审判和执行等过程。期间将会是一个漫长的 作为民事诉讼的参与人,原告和被告双方都应正确认识民事诉讼的含义,调整自己对民事诉讼案件的期望,才能更好地利用程序,在法庭上更好地争取自己的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286.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但罪犯被执行死刑应在 其危害行为未经程序意义上被认定为犯罪之前,也就是说追究某人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尚未开始时,不能针对该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其次,由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事实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2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是因为如果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不在同一审级中解决,将导致这两种性质的诉讼在审理程序上的分离, 能或难以得到执行时,司法机关对被告人的财产采取一定的保全措施,从而保证附带民事判决能够得到执行。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295.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丹宁勋爵认为盖然性占优势并非所有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惟一的证明标准,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可以随案件性质的严重程度而有所改变。1950年在巴特诉巴 适用简易程序问题等。 证明标准在两个法系都不是绝对的,对于民事诉讼程序上的事实,大陆法系德日两国也依未知事实的不同性质而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73.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作为民事诉讼制度的肇始环节,不仅是迈向实体正义的第一步,也是实现程序正义的第一步。管辖权异议制度作为管辖制度的程序性救济措施,对保障当事人诉权 增多,管辖权滥用的现象日益严重。 随着人们法律知识的增长和律师对诉讼参与率的提高,民事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对于管辖异议权的运用日渐增多。2006年,我院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41.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实践的不断进展,不论是大陆法系抑或是英美法系,都强调程序正义价值,强调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平等,权利对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法律理论界 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15号《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在该解释专门规定起诉与答辩的部份的若干规定》在该解释专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38.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赔偿义务主体欠妥。笔者同意后一种意见。根据《解释》第89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 民事侵权之债,程序本质就是民事侵权之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诉法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701.html -
了解详情
的赔偿,既然在交通肇事罪中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请求,那么在其他类型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也应该允许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第二,国家对犯罪人处以刑罚是维护社会秩序的 以及有关减、缓、免交的规定。因为自诉案件不沦是侵犯公民财产权利还是人身权利都与民事诉讼极为类似,从立案到审理终结的全部任务都是由人民法院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81.html -
了解详情
隐瞒重要事实和证据而起诉之方式利用司法权实现不正当目的的现象。 近年来,虚假民事诉讼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危害越来越大,不仅严重侵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而且 应对日益增多的案件压力问题。2.开展风险提示,降低虚假民事诉讼萌生率。在当事人起诉后的立案环节,法院要强化风险提示,书面告知滥用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