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制订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 J ]. 政法论坛, 1996, (4). [8]陈小君, 易军. 论中国合同法的演进[ J ]. 法商研究, 1999, (6). [9]孙宪忠. 物权行为理论探源及其意义[ J ]. 法学研究, 1996, (3). [10]彭诚信. 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34.html -
了解详情
》的颁布,却再一次使民法调整对象问题陷人模糊,从而为未来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再度形成新的障碍。如何认识和克服这一障碍,应当为民法学者所重视和关注 则完全套用了《民法通则》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表达,确定了合同法的私法性质。自此以后,具有公法性质的经济合同的概念在盛行中国18年之后,寿终正寝。法院系统也由上至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69.html -
了解详情
的思维惯性是共同导致法官们舍弃严格责任原则的原因。在可以想象的将来,随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我国合同法制度也将进一步修改完善,对于严格责任制度,今天 大学出版社,第29-32页。12参见《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401条“违反债务的根据:……3.如果法律或者合同没有其他规定,在进行经营活动中没有履行或者没有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17.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合同的管理”也就作为一章仍然存在。在新合同法的制定中,已经不再存在这种立法基础,调整的不再是经济合同,而是统一的民事合同;相应地也不能再以经济合同法 作为一项一般法律原则予以规定。(注: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1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3~103页。)我国合同法对缔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54.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合同法律制度为前提,比如要约、承诺、意思表示错误等规定;合同法分则关于买卖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供水电热合同 年第5期。 [2] 参见江平:《民法典: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专家学者谈中国民法典的制定》,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3期。 [3] 参见江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43.html -
了解详情
构建。 「关 键 词」物权法/物权法立法/中国物权法 我国的民事立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统一合同法的制定过程中,物权法的立法也提到日程上来了,现在又 上确认国家所有权和劳动群众集体组织所有权两种形式。但是现在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公有制的形式。公有制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因而在法律上不能简单地只确认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00.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规范,就必定不会都到侵权行为法编寻觅,对于合同无效、被撤销、不被追认的,首先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其他民事行为无效、被撤销、不被追认的,首先 的请求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参见崔建远:《债法总则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兼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定位》, 《清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㈢知识产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53.html -
了解详情
普遍认为:民法应该是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国步入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乃是民法的健全与完善。这就为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政治、思想环境。再次, 行政法规。尤其是自1994年以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主持下,开始了举世瞩目的统一合同法的制定工作,这些既标志着我国民事立法已进入一个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75.html -
了解详情
订立的合同原则上为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这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第一,反映了改革的客观要求。合同法的制定,基本上是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同时又要 ,即普遍地确认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更有利于实现合同法促进交易的宗旨,应是中国合同法的价值取向。注释:[1]周楠,罗马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1.html -
了解详情
普遍认为:民法应该是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国步入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乃是民法的健全与完善。这就为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政治、思想环境。再次, 行政法规。尤其是自1994年以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主持下,开始了举世瞩目的统一合同法的制定工作,这些既标志着我国民事立法已进入一个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