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有道理的,也割裂了损害赔偿这个完整的法律制度。对此,我在1987年《法学》第3期上发表的《侮辱诽谤罪的附带民事诉讼之我见》一文,就提出了这个看法,呼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应当看到,在1979年制定《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时候,还没有制订《民法通则》,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7.html -
了解详情
常委会决定,对特定犯罪人免除刑罚的,公安机关不得立案侦查,检察机关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我国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有三种,侮辱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这些案件涉及的主要是公民个人的权益,如婚姻、名誉等,实质上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0.html -
了解详情
、惩恶扬善的精神。所以,只有在这类权利受到侵害时才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除此之外的非危及人身安全的侵犯财产权利和公民其他权利的犯罪,用非暴力的方法侵犯一般人身权利的犯罪如侮辱诽谤罪等,以及非危及人身安全的一般暴力犯罪,均不能行使无限防卫权。 2、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14.html -
了解详情
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行为那样具有需要动用刑罚予以惩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诚然,诽谤罪等侵犯名誉权的犯罪原本属于轻罪,不宜过于扩张其处罚范围,上述的说法或许也 的限制以及刑法解释规则的要求,上述行为显然无法为《刑法》第246条诽谤罪(以及侮辱罪)的构成要件所容纳。 事实上,无论是对法律释义的著作,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23.html -
了解详情
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行为那样具有需要动用刑罚予以惩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诚然,诽谤罪等侵犯名誉权的犯罪原本属于轻罪,不宜过于扩张其处罚范围,上述的说法或许也 的限制以及刑法解释规则的要求,上述行为显然无法为《刑法》第246条诽谤罪(以及侮辱罪)的构成要件所容纳。 事实上,无论是对法律释义的著作,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757.html -
了解详情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也就是说,侮辱罪、诽谤罪以自诉为原则,进入公诉程序的案件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年版,第688页。 ⑶参见滕彪:《关于青岛维权人士于建利涉嫌诽谤罪一案的辩护意见》,载http://www.koumingguo.com/htm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70.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 二、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认定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不是诽谤罪的构成要件,但直接决定诽谤案件是公诉还是自诉的诉讼性质,对于被告人的实益 其有期徒刑二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5]对于本案来说,若是单从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的基本事实来看,应当认定给被害人的人格和名誉造成严重损害,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82.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 二、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认定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不是诽谤罪的构成要件,但直接决定诽谤案件是公诉还是自诉的诉讼性质,对于被告人的实益 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⑸对于本案来说,若是单从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的基本事实来看,应当认定给被害人的人格和名誉造成严重损害,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695.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 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侮辱罪不捏造事实,诽谤罪则捏造事实。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也有相似之处,如两者都是捏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810.html -
了解详情
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要求记者联系公安局政工室。 [b]质疑[/b] 为什么要以“涉嫌诽谤罪”刑拘王鹏?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了吴忠市公安局负责新闻宣传 公安机关应当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以侮辱、诽谤罪立案侦查的情形:(一)因侮辱、诽谤行为导致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 ...
//bbs.110.com/thread-55316-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