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私人之间的事务,法官有责任和义务保证诉讼程序的有序进行,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法官应行使释明权。以后德国先后几次修改民事诉讼法,均规定了释明权适用的范围 的,它的进步之处是提高了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强化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和当事人的处分权,弱化了法院调查取证权,但其从本质上说,仍属职权主义范畴。这种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65.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举证与采信仍然适用与法院临时措施程序中相同的“致信原则”。仲裁庭享有自由裁量权 . 这里,我们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德国民事诉讼中的“致信(Glaubhaftmachung) 向仲裁庭申请后,又向法院提出申请时,会出现两种可能:向法院的申请要么在仲裁庭做出命令之前,要么在命令做出之后(见图3)。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09.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扩张到没有参加诉讼的利益主体。集团并不具有实体法上的民事主体资格,而是在诉讼程序中拟制的、具有独立诉讼主体资格的、诉讼中的当事人。20世纪 价格卡特尔协议以合理原则来考虑其可能带来的效率。[21]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举证责任倒置减轻原告在涉及横向垄断协议的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实际上是遵循了严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825.html -
了解详情
高,是一般商事纠纷某件所不可比的。 (3)从海事,海商纠纷的解决看,海事诉讼程序中的某些程序和制度明显不能为民事诉讼法所涵盖,如海事请求保全程序。 传统审判方式的基本特征是:(1)法官直接并且包揽证据调查,当事人基本上不负举证责任;(2)公开审判和开庭审理多为走过场,基本上是先定后审;(3)庭审采取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863.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不承担民事责任,其减少的营运收入无法得到弥补。王某的这部分民事权益就成了被法律遗忘的角落。什么样的民事损害可以在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提出诉讼, 代理人,审判人员只指定辩护人而根本不考虑指定民事代理人。庭审中,由于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而被告人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举证几乎成为空谈。在质证时双方没有平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1.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一书中作者写道: 在民事诉讼程序进行中,举证责任并非自始至终地由一方当事人来承担。相反,举证责任是可以转换的。举证责任既可能从原告方转移到被告 此外,在《证据规定》第5条关于合同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中,既采用了消极事实说(这种学说已经过时数十年,德国、日本也抛弃了。),也采用了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50.html -
了解详情
罚,如采用罚金等措施来抑制原被告的轻举妄动。天主教规中也有对不诚实诉讼给予类似承担举证责任的制裁。参见石川明:《德国程序法的诸问题》,成文堂1979年版 〕。弘文堂,1985.260,256。 〔6〕沈冠伶。论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之不知陈述-诉讼促进义务〔J〕。政大法学评论,1997.5。 〔7〕竹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77.html -
了解详情
围绕纠纷的解决进行信息交流和对话的场面,就超越不同的诉讼制度而成为一种普遍的必要。德国、日本等国民事诉讼中的程序协议期日,准备期日及和解期日, 及运用的状况 审判方式的改革自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减少法院的调查取证始,今年最高法院有关诉讼证据的规则出台,意味着证据制度仍然是程序方面改革的重点和进展最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5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并规定了三种形式,即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非法控诉、非法利用民事诉讼程序以及滥用诉讼程序。前两种侵权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行为人没有诉权而提起诉讼, 其损害过程较为隐蔽,如果采用必然因果关系理论,无疑会加重案外人的举证责任,不利于对案外人民事权利的保护。因此,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较为适宜。所谓相当因果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4.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的陈述义务作出了规定。 3、法官调查证据范围的扩大。在德国民事诉讼中,法官的主要任务为找到真实,而不是决定哪一方当事人提出最佳证据。虽然按照辩论 的责任原则向法官与当事人协同发现案件事实条件下的当事人自己责任原则的演变。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由此出现了从程式化、教条化、武断性的程序向实用、高效、民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