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础上,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7-40条对证据交换作了比较细致、明确的规定 。但好在我国上述情况沿海地区要好于内地,发达地区要好于不发达地区,因此我国证据交换制度宜先在沿海和发达地区实行,然后再逐步扩及到其他地区。 10、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2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11]。从司法来看,诚实信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认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中明确将诚信原则作为确定举证责任分配的 ,最高人民法院宜立足维护司法权威和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适时对有关问题做出明确的司法解释。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52.html -
了解详情
。但在理论界和司法界,对这一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看法。 赞同该批复内容的学者认为,在取证方式上严格限制,对保护人权,尤其是对保护公民隐私权具有积极 日颁布法释[2001]33号《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将非法证据限定在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284.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责任的一般分配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列举了八种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况,这里不一一赘述 [2]。 证明责任包括行为意义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 大于其他书证; (二)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三)原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007.html -
了解详情
阶段当事人陈述之后,应当归纳案件争议焦点或法庭调查重点,并征求当事人意见(第八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辩论(第十七条)。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了举证期限及证据交换制度,要求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23.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自付诸实施以来,无论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在证据法学的理论研究中,都产生了广泛而切实 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可以将他们统一称为专家证人。将来要淡化法院依职权进行鉴定的做法,强化当事人对立鉴定主义,法院依申请启动鉴定程序,本质上也属于当事人鉴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71.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1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 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 (二)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72.html -
了解详情
期间才不致落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出台前,《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处于虚无状态,只有在《海事诉讼 放弃举证权利,其中“不提交”概念范畴不清,学理上,“不提交”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情形:一、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有能力提交而不提交。二、当事人在举证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27.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之设想 江舟 姚勇 一、民事诉讼中,关于证据调查收集存在的三大矛盾冲突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 的调查取证权利,但这显然带有《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关于律师调查取证权利的痕迹。且这一目的在实践中尚不可能得到实现。《刑事诉讼法》为了抗衡公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8.html -
了解详情
,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另一方当事人的非公正对待,有悖于我国的司法理念。李国光主编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一书认为,规定 ,根据我国民诉法,当事人不可能在二审中增加或者变更已经在一审中明确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的处理结果或者是改判一审,或者是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或者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