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问题,虽然在两罚规定下对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承认了作为营业方的自然人以及法人存在无过失责任,但是到了1957年最高法院改变了过去的立场,而采取了“过失 。) 这一“人格化社会系统论”也曾经受到批判。例如,前面已提到的论文中,对于法人与法人成员的犯罪行为,提出了引用民法中联带责任的观点,就何秉松教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21.html -
了解详情
它是个人的企业表现,从本质上讲,独资企业是自然人在商法上的延伸,其商法人格与自然人的个人人格不能分离,自然人的属性影响着独资企业的属性。但1999年制定的 享受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将是下一个改革点。另外,法人企业通常享受更多的便利条件,比如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可以从事更多的行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059.html -
了解详情
,人格权与主体存在具有同期性,以主体自己的人格利益为标的,因此人格权与自然人人格密切相关。人格产生,人格权即取得;人格消亡,人格权亦灭亡。人格权还表现为主体的无 、直接存在的人,而政治上的人只是抽象的、人为的人,寓言的人、法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3页。马克思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90.html -
了解详情
信用、信用权、人格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及其法律制度尚未确立,在社会领域中,信用缺失、信用危机 以下特征:首先,享有信用权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是民事主体就应享有信用权,只不过法人与其他组织更多地参与经济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94.html -
了解详情
于自然人的民事法律规范的人格化的统一体,其确切的法律称谓应是自然人人格。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人与自然人人格之间的关系从完全相分离的状态到部分回归,直到在民法领域 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事情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存在物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84.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权利能力,有三种表现: 第一种观点认为,民事权利能力可分为一般的民事权利能力与特别的民事权利能力。一般民事权利能力,泛指参加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资格;特别 也是没有的。因此,个体工商户与自然人不是同一类民事主体,法人和自然人也不是同一类民事主体,它们的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比较起来,当然有点特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72.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际操作中的缺陷。 四、结语 综合上面的论述,笔者认为,法人作为在财产权中与自然人平等的独立主体,完全可以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而且,在当今迅速 ,第143页。 [4] 同上,第142页。 [5] 参见徐开墅,《民法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6] 同上,第29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71.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与此同时,法律也逐步顺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的集合体也日益成为法律上的主体,法人、其他组织这些法律上的主体概念遂生,人格外延扩大化,于是有了区分3种 与身份相联系的,但农奴有了部分的财产,因此是自然人人格与自然人的部分复归。自然人与自然人人格的分离,其原因是复杂的,有人的认识不够成熟的原因,也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507.html -
了解详情
一体化的刑法典。尽管对单位犯罪在理论上的纷争并未因立法而终结, 但规定法人犯罪已经成为中外刑法中的一个客观事实, 对这一客观事实进行多方面系统地研究 。 首先, 如前所述, 单位意志是一种整体意志, 单位行为是一种整体行为, 其与自然人的意志与行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单位的决策机关即是单位意识形成的大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95.html -
了解详情
由自然人构成的犯罪,单位同样能够构成。但是,从法律层面上来看,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别更在于法律的限定性,或者说是犯罪范围的不同。根据刑法第30条的 这则案例是有一定的代表性。 被追诉人系上海中专联合实业总公司,国有企业,法人代表王大玲。1994年8月至1995年5日,上海中专联合实业总公司总经理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