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审制对审理范围、提起条件、程序规则等方面的限制。 【关键词】民事诉讼;上诉制度;三审终审;司法改革 【写作年份】2004年 【正文】 在法院审级 理念的基础上,重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规则。 【作者简介】 齐树洁,厦门大学,教授。【注释】 [1]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调研小组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17.html -
了解详情
和第三审程序的功能将进一步臻于纯粹,分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事实终审和法律终审,而第一审程序也将因之强化事实审功能,得以彰显其独立的程序价值,避免继续沦为第二审 】 [1]张家慧:《改革与完善我国现代民事上诉制度探析》,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1期;刘敏:《论我国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完善》,载《法商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05.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并没有涉及。 (四)人民法院主动启动再审的问题 控审分离是现代刑事诉讼一项重要原则和制度,要求控诉职能和审判职能相分离,并且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该原则 程序,不能再依附于原审的审级,而应当根据其特殊性加以重构,例如再审案件应当实行开庭审理、一审终审、再审不加刑等等。[19]显然,新《刑事诉讼法》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950.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学者真田芳宪教授指出,日本《宪法》的制定是把美国的法律和制度移植到日本法体系中的大胆尝试,《宪法》移植和深受美国法影响的 日报出版社,1996.45. [13]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286. [14]董舆.论日本国宪法的移植〔J〕.东北亚学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86.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权、侦查权、公诉权、参加民事诉讼权、参与行政诉讼权、法律咨询权、行政管理权与立法权等。陈业宏、唐鸣著:《中外司法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61] 严格地说,法院判决的终极性表现在终审法院的判决和不上诉的一审判决中,提起上诉的案件其一审判决也没有终极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970.html -
了解详情
级设置多元化的设想相对应,对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实行三审终审。 [24]李进平著:《审级制度原理探析以民事诉讼为视角》,载《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岭著:《论案件请示之制度化改造》,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8期,第25页。 [29] 参见李进平著:《审级制度原理探析以民事诉讼为视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711.html -
了解详情
选》中选登的案例很少有出自最高法院之手的便可略见一斑。现行的机制一方面使最高法院对于由地方法院终审的案件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实现法律审查和 , 1996.45 [13] 汤维建。 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286 [14] 董舆。 论日本国宪法的移植〔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84.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制定该法律,尽管合宪性问题可以由当事人在普通刑事或者民事诉讼中提出。[35]这一对立法进行违宪审查的制度,肇始于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显然旨在 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进程,自缓慢而后加速度地把“国家照管下的社会”推向瓦解与重构。这个过程,把西方基本分为两步走的道路合在一起:一是逐步形成国家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61.html -
了解详情
理念相伴相随,司法理念的更新势必促使刑事司法以人权保障为指导思想重构并完善刑事诉讼程序,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尤其是程序公正的实现。事实上,人权保障理念 ]使之与现有的法律援助制度相得益彰。 (三)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指刑事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之后,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0.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乙不服上诉于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中院作出终审裁定,撤销A法院裁定,将案件移送B法院审理,从而结束了长达半年的管辖权之争。 案例二:丙公司诉丁公司 而发生的司法资源的消耗等。),这种罚款可作为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加以规定。2、建立诚信档案制度。为当事人设立诚信档案,对于当事人滥用权利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4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