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行为。作为程序性制裁措施,撤销原判和排除非法证据所针对的都是程序性违法行为,它们本身也都是为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第一审法院确立的消极性法律后果。 因此,上诉审程序就不仅要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实体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复审,还应对程序性违法是否存在以及程序性制裁有无必要加以实施的问题,承担继续审查的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6.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论者多认为只能由侦查机关承担。但对于非法证据的概念界定,非法证据的排除标准,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启动和审查程序等问题并未完全达成共识 监督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拓展,有论者对检察机关如何应对民事监督的变化,能否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如何进行民事执行监督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也有论者关注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6.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仍有大量的秘密刑讯和变相刑讯存在。如何通过对刑讯逼供的危害及其现实成因的透析,探讨、完善刑讯逼供的应对策略,已经成为各国刑事法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 国家追诉机关改变过分倚重口供定案的倾向,建立起主要通过查找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客观证据定案的侦查运行机制;二是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40.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仍有大量的秘密刑讯和变相刑讯存在。如何通过对刑讯逼供的危害及其现实成因的透析,探讨、完善刑讯逼供的应对策略,已经成为各国刑事法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 国家追诉机关改变过分倚重口供定案的倾向,建立起主要通过查找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客观证据定案的侦查运行机制;二是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26.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构造模式呈现的是线形构造,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处于同一流水线上,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被架空,审判机关的非法证据排除力度被虚置。因此,在构建 后、庭审开始之前提出为主,在庭审过程中提出为辅。 2.如何审判刑讯逼供审理的程序性和实体性裁判 程序性裁决:《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为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678.html -
了解详情
获取口供的情形,明显缺乏应对之策。有观点认为,现有法律、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中有关刑讯逼供或其他非法方法获得供述应作为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规定可供使用 录音录像制度,基本目的在于规范执法行为,遏制刑讯逼供,保护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对于侦查机关依法应当进行而却未进行录音录像的情形,理应规定一定的制裁性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10.html -
了解详情
修正案的进步当然很多,比如人们比较关注的近亲属证言豁免权、律师证言豁免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等,这里我就不啰嗦了。以下,我想进一步说一说修正案的 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又再次作出了有罪供述。那么,对这两份口供的证据能力如何认定?是一体排除,还是区别对待?根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第一次有罪供述系采用刑讯逼供所取得, 被排除,我们还可以重新取证嘛!可见,若允许非法证据在被排除后,侦查机关还可重新提取该证据,那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立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侦查机关完全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3.html -
了解详情
威胁、引诱、欺骗性取证的合法性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采取威胁、引诱、欺骗性取证即一律合法,而是应当根据威胁、引诱、欺骗性取证手段 运用,例如,在被告人未到庭的情况下,证明标准如何把握?在单独没收程序中,是否还需要严格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等。 九十八、增加一章,作为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88.html -
了解详情
威胁、引诱、欺骗性取证的合法性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采取威胁、引诱、欺骗性取证即一律合法,而是应当根据威胁、引诱、欺骗性取证手段 运用,例如,在被告人未到庭的情况下,证明标准如何把握?在单独没收程序中,是否还需要严格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等。 九十八、增加一章,作为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