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常受到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思想、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实质性修正,《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设计的发回重审、再审等程序使得这一原则难以得到切实执行。实践中严格执行 ,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二审法院可以发回重审,也可直接改判。对直接改判的一定要遵循上诉不加刑原则,而对发回重审的就可不适用这一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23.html -
了解详情
借鉴和立法确认。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二审案件改判、发回工作的的若干意见(试行)》就规范了法官改判、发回重审的标准和原则,对初审法院根据自由 不成立的予以改判。 笔者引用刑事量刑的例子说明民事两审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亦应得到合理控制。一些地方法院对上诉案件改判、发回重审时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2.html -
了解详情
后一审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已有明确规定,但对发回重审后,其中一方当事人仍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案件进入二审程序后如何组成合议庭均未作出规定。最高人民法院《 裁定结论后写明“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在以前的刑事诉讼文书样式中没有这句话,因为当时有人认为发回重审的裁定案件,一审作出重新判决后当事人还会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7.html -
了解详情
后一审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已有明确规定,但对发回重审后,其中一方当事人仍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案件进入二审程序后如何组成合议庭均未作出规定。最高人民法院《 裁定结论后写明“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在以前的刑事诉讼文书样式中没有这句话,因为当时有人认为发回重审的裁定案件,一审作出重新判决后当事人还会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2.html -
了解详情
审,法律没有规定,1998年最高法院等部门颁布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发回重审,但该《决定》的这一规定是否合理,值得商榷。举例言之 刑思想,[12]致使下级法院按照相应的潜规则,将发回重审的死缓案件改为死刑立即执行。顺便要说的是,如何在死缓案件中将省高院的二审与复核真正剥离开,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3.html -
了解详情
轻易作出无罪裁决,而是大量适用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裁定方式。而在案件被发回下级法院之后,法院或者作出准许撤回起诉的裁定,或者从轻量刑。毕竟,这样的裁决 实施的问题。例如,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法院对于一审法院的审判违反法律程序,影响公正审判的,可以做出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裁定。这一通过撤销原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8.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不成立的予以改判。 笔者引用刑事量刑的例子说明民事两审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亦应得到合理控制。一些地方法院对上诉案件改判、发回重审时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和 和立法确认。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二审案件改判、发回工作的的若干意见(试行)》就规范了法官改判、发回重审的标准和原则,对初审法院根据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62.html -
了解详情
国外的一些司法实践事实上也是以责任主义为支撑的,例如在美国,二审法院如果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发回重审,而是直接判决无罪,理由之一就是,事实不 建立起来的程序性裁判中,单一“发回重审”的法律后果,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的影子。四、程序性裁判的完善以上我们主要针对刑事诉讼法的第191条,分析了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53.html -
了解详情
借鉴和立法确认。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二审案件改判、发回工作的的若干意见(试行)》就规范了法官改判、发回重审的标准和原则,对初审法院根据自由 康、万云峰、翟健锋:“理性对待刑事二审改判问题”,载《人民司法》2004年5期,页49.[17]实践中有的法院在改判或者发回重审时,或加强两审的交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9.html -
了解详情
1)明确界定发回重审的具体情形。一方面,为了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可以按照《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规定的公正审判权标准来界定《刑事诉讼法》第 审法院应当直接做出无罪判决,不能发回原审法院进行重审。(2)明确规定发回重审的受理法院。鉴于第二审法院将案件发回到原审法院,很难达到自行纠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