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赋予检察机关公诉权和刑事诉讼监督权,使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检察机关在尽最大力量实现公诉目的的同时负有监督侦查活动和审判活动的责任,并相应地规定了 权作为程序性权力相比而言显得柔弱一些,而公安机关作为政府力量在行使侦查权时表现出的独占性,也使得公诉机关在证据不利难以实现控诉目的时无计可施。这两种现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3.html -
了解详情
名单和能证明确有起诉认定之事实发生和有材料说明被告人实施了起诉认定之犯罪行为的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不移送案卷和其他证据材料,使庭审法官不再具有在庭前接触 调卷审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纠正错案、追究错案责任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审与判不可分,院、庭长签批案件没有法律和法理依据。因此,改革传统的刑事审判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51.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已经达到立案条件,也存在难以立案从而难以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可能性。 (二)审查起诉环节可能存在的弱化问题 在审查起诉环节,可能出现起诉和不起诉两 力度不足。2009年5月至2010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的全国检察机关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检查活动发现,2005年至2009年6月,全国被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256.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权的情况下,如何才能避免检察机关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来动摇终审法院的司法权威或者裁判的既判力?在检察机关承担法律监督职能,以便维护法制统一、保障法律正确实施 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242页。 [4]陈瑞华:《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王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065.html -
了解详情
所在。目前,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一般都采取由承办人阅卷、合议庭研究、审委会评议决定的方式,检察机关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均无权介入,体现出秘密性、封闭性、非诉讼化的 的、片面的。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死刑执行程序都有权进行监督,检察监督贯穿了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死刑复核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7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163条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2、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程序公正要求所有诉讼参与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 六个方面以外,我国刑事诉讼法还有许多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审判程序公正的原则,如上诉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的死刑案件核准权等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11.html -
了解详情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参见陈瑞华:《定罪与量刑的程序分离中国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另一种思路》,载《法学》2008年第6期。3]从2003年至2007年,最高 断》,载《检察日报》2007年3月28日。21]参见王俊:《量刑建议:审判监督的新途径》,载《检察日报》2001年2月12日。22]参见前引 4],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18.html -
了解详情
的独立性从而也包括了全体法官的独立性。因此,各个审判机构(民事或刑事审判庭、民事或刑事审判委员会)的独立决策也就不需法律作出特别规定。只要每个 大体思路是:取消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对人民法院裁判内容的监督只能通过上诉审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进行[11],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包括人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2.html -
了解详情
还对《刑事再审开庭程序若干规定》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审监庭庭长纪敏在大会结束时作了《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开创审判监督工作新 问题23.关于制作“驳回申请再审(申诉)通知书”“驳回申请再审(申诉)通知书”是审判监督程序复查阶段的结果,是对申请再审人提出申请再审进行复查后,认为理由不成立的 ...
//www.110.com/fagui/law_22963.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只需就附带民事诉讼提出上诉的部分作出处理;如果第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确有错误,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指令再审,并将附带民事诉讼 九十六条人民法院接到申诉后,应当登记。上级人民法院对应当由下级人民法院处理的申诉,必须及时转交下级人民法院,并通知申诉人直接与该院联系。原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 ...
//www.110.com/fagui/law_208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