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系列重要法律却涉及到这些内容。虽然我们还不能说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已经确立了国际法在国内适用的规则,但至少可以说我们已开始这方面的立法工作。从国际条约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主权的基本概念不会发生变化,作为国家固有的一种属性,它包括“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在对内方面,国家对自己领域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17.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法的生机,因为它为国际法划定了一个非常狭窄的天地。人们从国际法的历史演进中可以发现,国际法对国际政治有一种畸形的从属性。中世纪和近、现代国际法 国家推行其霸权主义、扩张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工具。特别是对于那些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尚不能采取强制、有效的制裁措施。但是,国际法律关系和国际司法行为毕竟已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5.html -
了解详情
的总体。[14] 2000年,赵健文主编的《国际法新论》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对国际社会成员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15] 2001年,刘健主编的 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内涵和外延。国际法学者应本着积极、务实、求真的态度,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法的一般理论为指导,以国际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07.html -
了解详情
具一魂」之实理,推出人有自主之权。这里,原质无论作为传统的天道,还是灵魂,其道德属性远远大于法律属性。或许在康有为看来用一个代表法律上正当 不能放弃儒家伦理。但是引进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并将门户开放的中国融入由国际法构成的世界秩序,就必须对新的政治制度进行合理性论证,无论君主立宪还是开议院,都必须承认某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9.html -
了解详情
及各具一魂」之实理,推出人有自主之权.这里,原质无论作为传统的天道,还是灵魂,其道德属性远远大于法律属性。或许在康有为看来用一个代表法律上正当 不能放弃儒家伦理。但是引进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并将门户开放的中国融入由国际法构成的世界秩序,就必须对新的政治制度进行合理性论证,无论君主立宪还是开议院,都必须承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83.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在学科属性上更加合适。 遗憾的是,当前一些宪法理论在两岸政治关系定位中的运用含有太多的学者想象成分。例如,一些学者提出两岸三宪、 =329cnt=1recordNo=1, 2013-06-04。 [20]参见王鹏、李毅:《从台湾的法律地位兼驳台独理论》,《河北法学》2001年第3期。 [21]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911.html -
了解详情
指出:刑法准则效力伸延到所有国家和个人是普遍性惩罚制度的基本概念。他认为:普遍管辖权并不是一种附属性的管辖原则,并不是为了防止使罪犯不受惩罚,而 ,但这种普遍管辖权并没有成为习惯国际法的一部分,更没有得到足够的成文国际法的支持,更谈不上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法律共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普遍管辖权只能作为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023.html -
了解详情
人权才具有合理性。 因此,当人们对人本秩序的主体作了扩大性解释之后,国际法的正义因素更加凸显出来。 三、当前国际法律制度中的人本秩序建构 (一)个人的国际 规定。 (四)发展问题被纳入国际法律规范的范畴 发展一词的含义比较复杂,具有若干属性:第一,从内容看,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具有经济、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40.html -
了解详情
,许多人认为它是政治伦理上的设想,而并不具有法律规范的属性。[2]可以看出,在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规范价值的问题上,学术界是有不同看法 ,而只具有建议性质。参见,秦娅:《联合国大会决议的法律性质》,载《中国国际法年刊》(1984年),第164-180页。 [37]C. Parry, The Sourc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47.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指出了法院裁判案件时所应该适用的法律,该条第1款规定:法院对于陈诉各项争端,应以国际法裁判之,裁判时应适用:(子)不论普通或 表现为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这是由国际犯罪的本质属性所决定。 结语 虽然现在的立法技术还不完善,但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法律的应有之义,既然选择了罪刑法定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