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都有其第一审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并且不能排除作出死刑判决的可能,相反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其次,上级人民法院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 执行死刑。最高法院《解释》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的,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判;认定构成故意犯罪的判决、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31.html -
了解详情
了死刑的案件,由于有了限制减刑制度,能够有效制裁犯罪,才可以考虑在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同时决定限制减刑。对死缓犯适用限制减刑,必须围绕这一立法目的展开。 的逻辑推论形式难以达到的论证说服效果,提高裁判的可接受性。 3.标准维度:完善细化死刑限制减刑适用标准。从刑法规定看,死缓限制减刑仅适用于1+8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502.html -
了解详情
这里的最严重的犯罪(the serious crimes),根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保护面对死刑的人的权利的保障措施》第1条规定,应当理解为对蓄意而结果为害 王志才故意杀人案与李飞故意杀人案就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关于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的界限,尽管以往的政策原则是明确的,司法解释的规定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79.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的实际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2.将死缓作为非暴力犯罪死刑执行的必经程序。死刑缓期执行的制度对于贯彻少杀政策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我国死缓制度规定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页。 [24]杨文革:《死刑程序控制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25]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260.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核准权长期下放不无关系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的《通知》,高级人民法院有权核准全部死刑案件的绝大部分。由于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治安形势不同,犯罪率 死刑判决的,则将案件移送到死刑复核庭进行复核。 (5)对于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18.html -
了解详情
看到,当事人的申诉事实上难以启动再审程序。这样,已经被判处死刑的当事人不得不接受死刑立即执行或死刑缓期执行的现实。 本来,从再审的性质和各国的发展趋势 加以特殊保护,同时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国家权力加以限制的基本观念。然而,我国死刑案件再审在程序启动方面的上述缺陷使得提起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比不利于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4.html -
了解详情
看到,当事人的申诉事实上难以启动再审程序。这样,已经被判处死刑的当事人不得不接受死刑立即执行或死刑缓期执行的现实。本来,从再审的性质和各国的发展趋势看 加以特殊保护,同时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国家权力加以限制的基本观念。然而,我国死刑案件再审在程序启动方面的上述缺陷使得提起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比不利于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5.html -
了解详情
和《刑事诉讼法》中都有规定,即《刑法》第50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 排除在外,这种做法是合理的,是符合死缓制度的目的的,因为现代死缓制度是死刑慎用的刑罚观念的体现,是以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刑罚目的为指导iv[④]而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75.html -
了解详情
重大立功发生在故意犯罪之前(立法没有规定重大立功后死缓可以不等考验期满就可以变更执行的问题,否则这种情况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因为如果立法明文规定了重大立功后 刑罚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406. 〔2〕马克昌.论死刑缓期执行[J].中国法学,1999,第2期. 〔3〕[意]贝卡利亚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94.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来说,要正确理解《计划》关于死缓制度的上述规定,一方面必须准确把握死刑适用的标准,只有罪行极其严重且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死罪适用条件的犯罪分子才 在司法实践中将死缓适用的范围尽可能地予以扩大,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死刑立即执行的对象。另一方面,对于死刑缓期执行两年期满后,只要没有故意犯罪,就不再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