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的意义。[37] 因此我们赞成这样的观点:社会法上之社会,从历史趋向和当前实践看, 则兼有全体社会与部分社会的两种观点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38] 与民法视野中的干预-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及经济法体系的研究[J]。现代法学, 2002(4)。 [55] 吴惕安, 俞可平。 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777.html -
了解详情
地须得进行先决判断。关于法人本质理论之历史发展轨迹大体可以归纳为:由拟制说出发,经过否认说到法人实在说之社会有机体说的历程之后,再到当前流行 大学出版社,2000。 [10][美]约翰齐普曼格雷.法律主体[J].龙卫球译.清华法学,2002,(1)。 [11]史尚宽.民法总则[M].台北:正大印书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89.html -
了解详情
二、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法学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迫使众多仁人志士努力探索图强救国的方策。变法图强,学习 之现实在另一方面为讲义文化、教科书文化及解释法学文化。之后,他还用中国法学之贫困来定论这一时期的中国法学。参见李贵连主编:《二十世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66.html -
了解详情
、服 从、上令下行的公仆形象完全不同,也是公务员所无法取代和涵盖的。 在实践中,法院的内部日常管理实行首长负责制,形成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 不仅要具有一般的社会道德意识,更应具备法官这一职业特有的职业道德。台湾著名学者史尚宽先生曾说,虽有完美 的保障审判独立之制度,有彻底的法学之研究,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27.html -
了解详情
很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表象就是新语词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新生事物的出现,人类总会创造出一些新的语词。例如, 通过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特征对使用者进行人身同一认定。这便是法律语言学和证据法学之联系的历史渊源。 现在,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73.html -
了解详情
耳。[58]法学界也没有好到哪里去,1947年蔡枢衡亦曾感言,今日中国法学之总体,直为一幅次殖民地风景图:在法哲学方面,留美学成回国者 2004年版。 [2][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魏源:《圣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280.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义。”[37]因此我们赞成这样的观点:“社会法上之‘社会’,从历史趋向和当前实践看,则兼有‘全体社会’与‘部分社会’的两种观点的可能性与必要性。”[38]这 与民法视野中的干预-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及经济法体系的研究[J]。现代法学,2002(4)。[55]吴惕安,俞可平。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0.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限于篇幅,笔者不予详述。就民事实体法学言之,民法是人法,是围绕参加具体社会生活实践和经济实践的人而形成的法规范。随历史的 标准与其他组织主体类型化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参考文献】 {1}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111;张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8.html -
了解详情
真正融会于具体部分之中也是在理的。所谓人法、物法体例安排纯为立法与法学研究倾向、历史习惯、历史水平不同所至,未必就与民法本位有必然联系,而 非指民法的基础,而是民法调整工具的侧重。 2、民法调整方法的与时俱进-社会本位 民法之社会本位一说无论是兼及也好单独使用也好,都是现代民法对近代民法极端个人主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09.html -
了解详情
或经济生活关系,则是一种利益结合关系或财产关系。目前,对于上述两种不同之社会结合关系,一般用身份关系与财产关系(或者身份关系与契约关系)加以区别表述 法的一些学者外,多数民法学者不研究亲属法。大多数民法学者,没有亲属法专著或论文,甚至有些民法学者对亲属法还是一个盲点,包括一些知名学者,在一些重要刊物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3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