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不公或失当行为有所不满时,也可以向信访机关再次寻求救济。 3.对于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关、法院、行政监察部门或检察院不予受理的案件,在上诉或复议之后 属于一类诉权,与民事诉权、刑事诉权和行政诉权、行政复议申请权、民事仲裁申请权等程序性权利有着相同的属性,其共同的特征是:公民和组织可以由这一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8.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等到复议决定作出后才能起诉。因此,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两种不能同时运作的制度,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无论选择哪种救济途径,只能依据有关规定,有选择、有 十四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诉讼必经程序而未经申请复议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七、行政首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9.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或者逾期无正当理由不补正材料的,裁定不予受理。申请机关对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由上一级法院作出裁定。 需要说明 使得行政机关有机会作出补正,也有利于法院避免草率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三是法院审查的期限。《规定》依照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将相关案件审查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295.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终结执行的裁定形式,并根据《解释》第63条的规定(该条规定只有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异议三种类型的裁定不服,才可以上诉),变相剥夺当事人的上诉权 我认为,这两种理解都存在片面性。《行政复议法》实施后,行政管理相对人申请复议的期限一般为60日,因而造成了复议与起诉期限的不同步,也造成了对法定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79.html -
了解详情
第33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是最典型的行政诉讼 三人在此并没有申辩、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可能。因而目前《条例》针对第三人的程序制度制约了第三人的司法救济,要不是没有获得信息公开决定的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07.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诉讼不予受理的相关文件作废,或者由最高法院作出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三峡移民不服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所涉搬迁补偿决定的,应先经上级机关行政复议,若 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从《信访条例》规定的有关立法精神看,信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救济制度,对信访事项的答复、复查、复核意见不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3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和客观诉讼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划分方法,但英国行政法学者韦德教授亦认为,关于行政的救济制度具有保护公共利益的功能,特别救济不仅为私人利益而且是为公共 原告就某一客观争议提起诉讼,其他公民提起的同类诉讼可以不予受理,法院则应全面审查此类争议涉及的行政公权力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拓展审查对象,确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162.html -
了解详情
,重复处置行为如上级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受理被拆迁人不服行政裁决的复议申请作出的维持原裁决的复议决定等,都是对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发生实际影响的 性进行了条分缕析,以期对我国房屋拆迁制度立法的完善、房屋拆迁诉讼司法环境的改善、拆迁当事人不服延期拆迁许可决定的救济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笔者抛砖引玉,不当之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273.html -
了解详情
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4. 给予行政处分。十、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诉讼制度(一)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单位 行政诉讼。(四)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五)申请人 ...
//www.110.com/fagui/law_325188.html -
了解详情
收费及减免情况;(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七)制度建设情况;(八)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等。第三十七 信息公开的程序规范情况;(十)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受理、答复情况;(十一)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情况;(十二)其他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
//www.110.com/fagui/law_3166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