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赔偿物质损失和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的理解问题。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 予以考虑,这符合我国以认罪态度的好坏作为对被告人量刑轻重的酌定情节的刑事司法政策。 2、进一步明确司法解释的规定,明确被告人已经赔偿物质损失和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8.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机关、集体所有制单位、国有独资企业三类单位,且上述单位以书面形式明确放弃民事赔偿从而可能造成国家、集体财产巨大损失的。如果相关单位仅仅是怠于起诉 国家法律统一性原则,精神损害赔偿应纳入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理由是:其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0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过程中,提出要求赔偿的诉讼活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附带民事诉讼仍是二条原则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3月21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刑事 应以判决时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作为是否对受害人赔偿请求给予支持的根据,而应按照民事法律的规定,实行实际损失赔偿原则,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切实维护受害者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18.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但是2000年12月19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刑事附带民事范围》第一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 规定的精神和社会发展实际酌情决定,同时受害人亦会因一般社会观念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从立法宗旨看,法律是为保护一切公民、法人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05.html -
了解详情
: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赔偿义务的激励机制设计不完善、不科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 予执行的权力,防止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转移或隐匿财产。二是将被告人积极民事赔偿义务,以及被告人家属积极代为履行赔偿义务列为对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刑罚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5.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因人身权利 也日益显现,法院的解释和判例成为弥补成文法局限性的重要形式。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发布解释的方式对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标准进行修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56.html -
了解详情
于刑事被告人(肖建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冲突与协调》,《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明确的被告人。所谓明确的被告人,不仅指被告人姓名明确,而且指其住所明确,人民法院能够送达诉讼文书,能够正常开庭审理。显然,在逃同案犯不属于明确的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4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实际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一条第一款规定: 侵犯人身权利、人格利益的犯罪行为符合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要件。对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被害人尚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对严重的刑事犯罪,被害人的精神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呢?而应该执行的是民事诉讼程序。不仅如此,即便是刑事案件受害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出的民事赔偿,人民法院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时,也并不一律“必须 ,法律的进步正是通过法官的创造性的执法活动得以进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最高人民法院每年都发布大量司法解释,指导检察及审判实践,这些司法解释有了如此坚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04.html -
了解详情
拟从以下几方面浅谈拙见。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前提 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3月21日公布的《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第62条规定: 让其履行赔偿义务将不利于惩戒犯罪分子和保护受害人利益。 二、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