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办理仲裁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其主要职责:(一)承办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日常工作;(二)负责组织仲裁庭;(三)管理仲裁委员会的文书、档案、 、技术鉴定等;(二)有权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处理方案;(三)有权对争议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四)有权参加仲裁庭合议,提出仲裁意见;(五)及时做好调解 ...
//www.110.com/fagui/law_245547.html -
了解详情
。中止期间不应计入办案期限内。第三十九条 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依据与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不服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 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书的,仲裁委员会应当重新处理该劳动争议。第四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主任发现本委员会制作的调解书和裁决书确有错误 ...
//www.110.com/fagui/law_232712.html -
了解详情
本办法:(一)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或者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福利、职业培训、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由劳动者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第二十一条仲裁委员会发现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之间因 ...
//www.110.com/fagui/law_218512.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员职业资格等级制度,逐步实现仲裁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涉及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 落实,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过渡,确保人员队伍稳定。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发展规划,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和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典型 ...
//www.110.com/fagui/law_200970.html -
了解详情
网络。(八)各地工会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调整充实调解员队伍,改变目前部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名无实、无人办事的状况。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企业,应当配备 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十)各级工会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要推广建立企业工会法律顾问制度和工会首席调解员制度,采取由 ...
//www.110.com/fagui/law_193168.html -
了解详情
协商、调解及仲裁活动。职工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依法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以及外籍员工等全体人员 。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企业工会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成员名单应报送地方总工会和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备案,并接受其业务指导。第九条 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 ...
//www.110.com/fagui/law_155536.html -
了解详情
的科学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非公有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配备专门人员,开展调解工作。在非国有经济占比重较大 ...
//www.110.com/fagui/law_13350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公正审理;调解案件时,应对争议事实进行全面核实,对调查情况作详细笔录,调查笔录应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 (四)经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并加盖所在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后生效,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调解书一式五份,双方当事人 ...
//www.110.com/fagui/law_127656.html -
了解详情
、建筑行业协会、商业联合会和私营个体协会等,在开发区、乡镇、街道建立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力争在2007年底前,全省1972个乡镇要全部建立区域性调解组织 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定期召开由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例会,分析研究影响本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因素,确定预防、解决方案和措施;各部门相互之间要加强信息 ...
//www.110.com/fagui/law_109029.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二级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向一级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第十条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自觉 市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第十六条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市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第十七条件 ...
//www.110.com/fagui/law_618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