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刑罚个别化、以有效教育改造行为人的需要。 二、决定直接故意程度的因素:怎样判断直接故意的程度 司法上应当考虑直接故意的程度区别,但是司法上应当依据 处罚;这种做法不仅得到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普遍认可,而且得到某些国家刑事立法的确认。[5]对于这种情况从宽处罚的依据,学者们未曾探讨。我们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89.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般形式。目前,日本学者普遍认为,法人是否具有犯罪能力已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合理地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 在我国1979年刑法中,没有单位犯罪的规定 ,刑事责任是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事追究与刑罚处罚。 有的认为,所谓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其犯罪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的承担,这种承担从国家方面看,表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41.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公民利益的行为等等,我们都还无法使之受到刑法的制裁。 综合以上三个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立法者只有在刑事立法工作中运用系统方法论,才会全面考察社会大系统 处罚的对象包含了累犯又不限于累犯,但处罚原则又与累犯相同。这又怎样体现累犯的社会危害性大于再犯?又怎样符合罪刑相适应和区别对待的原则?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51.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严格、严厉和严肃。这里的严格是指该作为犯罪处理的一定要作为犯罪处理,该受到刑罚处罚的一定要受到刑罚处罚。严厉主要是指在法定幅度以内比 从宽的问题处罚,怎样处罚对未成年人成长有利,既要考虑犯罪的因素,还要考虑给予未成年犯罪人怎样的改造环境。这就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73.html -
了解详情
种相互信任关系:对方不会告发我,否则对方也会到刑罚处罚;我也不会告发对方,否则我也会受到刑事追究。从而形成这种纳什均衡,由此可见,只要犯罪人之间形成了 ,重要在于要如何达到这个前提,如果达不到这个前提,无论怎样分析那都是空谈。而要达到这个前提就要从行受贿人的角度开始分析行受贿者实施行受贿犯罪的心理动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908.html -
了解详情
从事刑事审判的广大法官十年来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普遍从心底里不断看好和实际认可这样的刑事司法理念。这不在于一种说法而是一个现实,它或许正在演示和显现着这样一种信息 饮鸩而死。中西方历史上,象这样被冠以种种罪名受到刑罚处罚的什么人都有,其中不乏大量进步的、革命的和求索的人士,每个时代、每种文化都有这样的事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7.html -
了解详情
,怎样处罚对未成年人成长有利,既要考虑犯罪的因素,还要考虑给予未成年犯罪人怎样的改造环境。而对成年人犯罪的处罚要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进行,考虑是否有法定的或者酌定 到诉讼活动的公平、公正,通过诉讼活动还应当让罪犯知道自己的罪行有多大,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即使受到了从严的法律惩处,也要使其对法院的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44.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独立行使审判权存在直接关联。2005年4月7日新华社在通讯《错案是怎样造成的? 湖北佘祥林杀妻案追踪》中披露了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份总结材料 的方向,也是刑事法治的一个制度生长点,因而是可期待的。 (二)司法权向行政领域的适度扩张 我国目前存在违法与犯罪的二元结构,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只有犯罪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276.html -
了解详情
审中权力进行了探讨。 本文正文共计8138字,注释共计1790字 正文: 2006年《刑事审判参考》第1期曾刊载了一个案例,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某犯故意杀人罪 质疑。那么,检察院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上诉审呢?笔者有如下建议:首先,检察院继续承担指控的责任,其上诉审中的言行、立场应当受到原公诉机关言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046.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证人的人身安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也极不到位。刑法第三百零八条规定了打击报复证人罪,但对于打击报复证人要达到怎样的后果才构成犯罪没有司法解释明确 的、相称的。证人不应因为作证而承担额外负担,如承担因作证产生的费用,承担因作证受到的打击报复,否则,证人就会承担双份义务,一份是证人对国家的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