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有学者在民事诉讼法中提出了对话性价值的概念,即所有参加民事诉讼程序的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相互进行交流,以使 权利及实体法律关系,并帮助当事人选择较为适当的权利主张方式。简易程序不应当成为普通程序的简化版本,它们应当在不同的司法资源配置状况之下对当事人与法院作出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漏洞的创造性执法活动。二是《规定》明确规定了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防止法官滥用职权,以确保实体公正和案件质量。三是《规定》完善和明确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的限制。实践中法院一般在适用简易程序时指定期限,也往往少于30日。但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一定条件下简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15.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都知道民事简易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时适用的一种独立的诉讼程序。它的特点是诉讼成本较低、审理周期较短、诉讼方式简便、适用范围较 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这种调解协议不允许当事人反悔。但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该调解书适用留置送达。 2、 如果双方当事人未明示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者捺印生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82.html -
了解详情
上来。[8] (二)调审分立是深化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 审判方式改革的核心在于程序的变化。从我国民事诉讼方式改革的实际过程看,先是以改革举证责任制度为突破口, 程序加以规定。设置调解庭,专司调解工作。 第二,规定调解案件的范围。台湾民诉法规定,凡适用简易程序的事件,在起诉前,应经法院调解。这些事件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945.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程序予以规定。即一审刑事案件可选择适用的程序有三种: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三者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但并无绝对界限, 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适用条件 适用特别程序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属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被告人可能被判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单处罚金的无附带民事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36.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调解程序的司法控制制度。c、制定具体的罚则。d、扩大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 一种民事诉讼程序的良性运行和功能的发挥,取决于诸多因素,既要有学理上的探讨 可启动该程序。如果当事人双方经审前法官建议后仍不同意适用审前调解的,则案件移送业务庭进入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审理。2、半强制启动。即审前调解程序的启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21.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适用范围 第一条 基层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规定,但有下列情形 的,或者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 二、起诉与答辩 第四条 原告本人不能书写起诉状,委托他人代写起诉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580.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对于原告在起诉时声称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立法应当将其排除在独任制的适用范围之外。但需指出的是,尽管被告下落不明或住址不清的案件 双方当事人都参与为前提,如果一方当事人自始至终都不参与,就无所谓普通程序的适用问题,同理,简易程序也无所谓适用与否。由此旨在说明,当被告在诉讼之始就缺失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24.html -
了解详情
交易等简易程序的大量适用,节约了司法资源、减轻了法官负担。我国刑事程序简易化,虽然存在诸多局限,但也成绩斐然。1998至2002年,全国范围 (1)公诉人、自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量刑建议或意见;(2)被害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量刑意见;(3)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答辩并发表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7.html -
了解详情
文书的案件260件,占46%;当庭审理,庭后送达法律文书的案件130件,占23%; 二、简易程序速裁审理的适用范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我院的审判 几点做法 (一)诉前宣传、提早介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审判实际,我院首先对适宜速裁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1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