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不明,理论上对此颇多争议。如有的学者认为,自人民法院裁定撤诉之日起,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而有些学者则认为,由于撤诉之后视为自始未起诉,因此,诉讼 ,撤诉应当争得被告的同意。 第二,在民事诉讼中,双方享有对等的权利,形成权利的对峙。原告起诉后被告即享有了应诉和追求胜诉的权利,并且享有对当事人不合理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13.html -
了解详情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两法均未规定限制出境措施,可见,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并无民事诉讼法上的依据。目前,人民法院采取限制出境措施所依据的 的解答》。法律及司法解释赋予人民法院此项权利的原因在于避免民事诉讼当事人借出境之机,逃避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以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二、限制出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2.html -
了解详情
不告不审,告什么审什么的原则。特别是在民事诉讼中,法律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对自己实体和诉讼权利的处理权,对生效的裁判,即使有错误,只要当事人不 宽松,给实际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必须严格再审事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民事再审事由进行重构。 1、 裁判主体不合法 ①、 裁判机构不合法。 ②、 法官对本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54.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方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刑法》规定,仅有被告人口供而没有其它证据证明的不能对被告人定罪,也就是说即便被告人自己承认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但没有其它证据证明也不 认对公诉方来讲不具备证据方面的优势。而在民事诉讼中,自认应当作为证据使用而且有最高证明力,自认一旦作出,自认的当事人非有充分证据不得撤回自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12.html -
了解详情
法理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适用条件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受理与被诉的 当事人之间可以调解、和解,被告有权提出反诉等,不受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的限制。 在审判组织上,应当适用同一审判组织。在目前行政诉讼法没有修改,所有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42.html -
了解详情
;到1993年调解结案数为1224060件,判决结案数487005件,分别占结案总数的58.5%和23.2%。可以看出,调解结案率虽有所降低,但与判决结案率 民事诉讼法把调解与判决作为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不同方式,共同规定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是不科学的。调解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而判决是建立在法制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10.html -
了解详情
正文】 2001年12月6日通过并已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解释》)第4条规定:下列侵权诉讼, 规范从古罗马法以来,就其方法论而言有3类:1.以当事人在诉讼中所处的地位来确定举证责任的归属,规定原告应负举证责任,被告不负举证责任;但是,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40.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立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没有开庭,仅作书面审理,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对于一、二审法院如此判决、裁定,一些知情群众大惑不解,社会反映极为 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依据和诉讼规则。但在民事诉讼中发现一方当事人涉嫌刑事犯罪时,就应当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971.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冲突的较好方式是以法院合意判决的形式承认当事人在诉讼中完全基于自愿达成的自行和解,取代由法院主持的调解;或者实行审前调解与审判分离。 二、调解与审判 为同类纠纷的解决提供依据或参考。我们在讨论调解在诉讼中的角色时,始终不能忘记民事审判制度在解决个案纠纷的同时,通过形成规则之治(即法治)、在公平有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952.html -
了解详情
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各国普遍按照地域管辖原则来确定合同之债和侵权之债的民事管辖权。对侵权行为地的诉讼一般由侵权行为地国家的法院管辖,而有关合同 考虑因素。针对该种合同和侵权竞合的情况,一些国家立法规定:如果侵权行为发生在原先已经存在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而且合同当事人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已经协商选择了合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0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