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予执行制度。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20日通过的《关于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有关问题的批复》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多判些非监禁刑,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与稳定。 (二)改进刑事附带民事执行的方法 1、建立协助义务人制度。由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由其家属实际保管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94.html -
了解详情
获赔率91.25%。这不仅充分保障了被害人经济损失求偿权的实现,而且因为民事部分得以及时赔偿法定为从轻处罚被告人的酌定情节从而使被告人得以从轻处罚利于被告人 。 6、被告人经济能力的制约问题。笔者在司法实践中发现,有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被告人不是不愿意赔偿被害人,而是本人确实无赔偿能力。正如马加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8.html -
了解详情
则诉讼时效中断。如果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因刑事部分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所以在民事权利的 或刑事被告人以外的单位、个人财产,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甚至比一般民事诉讼案件更为复杂,依法院现有的法官数量和办案速度,显然不可能充分实施。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1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案件具体内部分工问题,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审判实践的需要,为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约诉讼成本、提高审判效率、确保司法公正,调节调整司法审理资源,由同一审判组织既审理 、民事诉讼并案审理的界定 不是所有的行政、民事诉讼案件都可以适用并案审理,适用行政、民事诉讼并案审理是有条件的,不是没有限制的,笔者提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9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法院刑诉司法解释)则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 精神活动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的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与市场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相关的问题①。1804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0.html -
了解详情
以判决时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作为是否对受害人赔偿请求给予支持的根据,而应按照民事法律的规定,实行实际损失赔偿原则,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切实维护受害者的 ,也保证适用法律的一致性。为避免增加刑庭的工作量,建议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执行由专职民事执行工作的执行庭统一执行,便于法院内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18.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从立法上赋予刑事被害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程序选择权,让其从权衡自身利益实现程度的角度出发作出理性选择,同时,这种 量刑的法定从轻情节。笔者认为,这一法律上的缺陷不仅加大了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调解的难度,同时使被告人在赔偿了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1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有关国家和公益团体的诉讼,所有在最高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检察机关均可提起诉讼。其现行民事诉讼法典规定检察院得为主当事人于法律特别规定情形依职权 当事人民事意思自治原则的破坏,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干预。其二,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同时作为原告和法律监督者会产生角色冲突。我个人认为这两种担忧都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69.html -
了解详情
难执行,甚至无法执行的厄运。 2、现行立法上的缺憾,是造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现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或其近亲属 先予执行的权力,防止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转移或隐匿财产。二是将被告人积极民事赔偿义务,以及被告人家属积极代为履行赔偿义务列为对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刑罚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5.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相关问题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性质上属于司法解释,在全国范围内对审理民事诉讼案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但是作为司法解释,它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现行的 自己居中裁判者的身份,主动帮助当事人寻找证据以证明客观事实的存在,无论诉讼结果如何,实际上此时法律的天平已经倾斜;更有甚者,有的法官为了查明真相,不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