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人事争议是指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551.html -
了解详情
紧紧围绕并服务于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逐步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 科学决策,保障落实职工对单位各项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3、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加快建立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及其工作机制。市县人事部门 ...
//www.110.com/fagui/law_231402.html -
了解详情
紧紧围绕并服务于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逐步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 科学决策,保障落实职工对单位各项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3、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加快建立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及其工作机制。市县人事部门 ...
//www.110.com/fagui/law_231396.html -
了解详情
为未聘人员安置开辟广阔渠道。(六)人事争议仲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充分发挥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职能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维护聘用单位 部门下发的指导性文件,抓好行业改革试点。技术开发型转制科研机构,按照建立现代企业人事制度的要求继续跟进相应的改革;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对关键、重要岗位试行 ...
//www.110.com/fagui/law_56060.html -
了解详情
。第四条市、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人事争议调解机制,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调解工作。第五条人事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 十一条双方当事人同意选定仲裁庭仲裁员的,可以各自选定一名仲裁员,也可以委托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选定一名仲裁员;双方不能就是否选定仲裁员达成一致意见的,由人事 ...
//www.110.com/fagui/law_287999.html -
了解详情
后的工作衔接问题,如受案范围和管辖的确定、强制执行的申请程序、仲裁案卷的移转等进行协商,确立相关的衔接和协调机制,制订有关的工作 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探索和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提高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整体水平。 附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略) 人事部2003 ...
//www.110.com/fagui/law_128017.html -
了解详情
还很不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形成。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总量的调控体系,建立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人员增长的调控办法。18、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处理工作。要推进人事争议立法,积极开展人事仲裁工作。要建立健全 ...
//www.110.com/fagui/law_103502.html -
了解详情
,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考任等多种任用形式。任用的单位领导人员,按照中央和我省的有关规定确定其职员等级。?对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和 人员增长的调控办法。 ?3、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处理工作。 建立健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及时受理和仲 裁人事争议案件,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
//www.110.com/fagui/law_231664.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给予支持。七、增加第九条:用人单位可以设立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接受同级政府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指导。八、增加第十条:人事 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之间因辞职、辞退、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法律、法规规定可以 ...
//www.110.com/fagui/law_111464.html -
了解详情
的通知》(沪府发[2003]3号)精神,要求用人事争议仲裁的办法合理的处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争议,现就进一步加强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提高对人事 、工会的代表和政府有关委、办、局人事部门的代表共同组成。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应设在人事行政主管部门,机构可单独设立,也可与区县人事局有关科室 ...
//www.110.com/fagui/law_755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