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根据无罪推定原则,被告没有责任向检控方说明情况, 也不必回答对方的问题, 直到“初步证据事实”(prima facie)已由检控方确立。英国证据开示制度比 某些例外。如英国总检察长发布的关于刑事诉讼中控诉方证据开示的指导规则明确规定,检察官对被认为是不真实的辩方证人的庭前证言可以不作开示,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42.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达到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和保护人权的目的,进而达到减少或预防犯罪的发生;另一方面,国家投入刑事诉讼中的人力、财力和设备等由于受国家的经济 )建立证据开示制度。控辩双方在庭审前应当向对方展示将要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其中包括证人证言。只有建立证据开示制度,控辩双方才能了解对方在证人证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7.html -
了解详情
。间接证据具有依赖性、关联性,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同时间接证据具有排他性。对刑事诉讼中的间接证据的审查判断,应从三方面进行:一查物证 属实,即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有着重要的证明作用。物证、书证以及仅反映犯罪时间、地点的证人证言等,都是间接证据。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11.html -
了解详情
是辩护律师在查阅全部卷宗材料后,有时发现需要调取相关证人证言。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检察机关起诉时应向法院移送证据目录、 推给律师,称律师令其翻供。 因此,刑事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各个阶段都应格外注意,决不能为了当事人的利益而忘记保护自己,把自己置于不利局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919.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前提:控辩平等、分权制衡、程序主体性等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确立和全面制度化,并提出: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结构尚未从实质上确立控辩平等、分权制衡的格局, 除例外情况,控辩双方都有义务保证己方证人亲自出庭作证。否则该证言可能被作为传闻证据而不被采纳。上述做法被1996年刑事诉讼与侦查法所取消,新的法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95.html -
了解详情
肯定的扬弃再现案件的原貌。 三、 刑事证据证明效力问题 刑事诉讼中,一个案件会有许多证据:从种类上看,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 、《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司法解释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7、《刑事庭审制度研究》龙宗智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70.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与控方达成交易,承诺为控方在与其涉嫌犯罪的行为有牵连的案件中充当证人,司法机关在其作证后不予追究或对其从宽处罚,或 ,页154、155。 [35]参见汪建成、祁建建: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 [36]David. A. Binder, Paul Bergma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09.html -
了解详情
、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99年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40条规定: 期第14卷,第35页。 【11】杨红,彭曦宏:《试论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8.html -
了解详情
的供述与辩解 在刑事诉讼中的积极功能 —— 浙江省泰顺县人民法院 夏立彬 —— 我国刑事诉讼法(下称刑诉法)第42条把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规定为法定的证据形式之一。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如果有共犯关系的被告人不同时审判,他们就对案件事实陈述,对于其他同案犯来说,就是证人证言。对于上述三种观点,笔者倾向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0.html -
了解详情
中,可以将测谎结论作为证据,同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规范测谎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关键词】测谎结论;证据;证据能力;争议 【写作年份】2009 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可见,我国有关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