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者的双重意图:一是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二是强化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的监督。然而,笔者认为,就我国现行刑诉法的规定而言,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 起诉制度的贯彻、执行,削弱了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应有作用。(二)被害人自诉救济制度在实践中的弊端1.被害人自诉救济制度的规定不利于惩罚犯罪。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9.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人员应当充分认识保护被害人权利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保护被害人权利的法律意识。在我国,被害人陈述是证据的一种,所以,刑事诉讼中需要对被害人进行询问、核实和 就会落空。如果犯罪人本人没有任何赔偿能力,国家应当尽可能使有赔偿能力的与犯罪人有某种关系的人,合理地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必要时,国家应当对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6.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证据保全较为关注,但往往忽视刑事诉讼中证据保全制度的研究。从当事人角度来说,证据保全为其在诉讼证明活动中的权利,除了司法机关根据规定依职权进行 证据保全设置即失去其实质意义,因此应当设置监督、制约程序。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或者被害人经向侦查机关申请收集证据而不予收集,不预先保全证据将会使该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46.html -
了解详情
有律师自行向有关单位和证人调查时,须以同意为前提,当被调查对象是被害人一方时还需要检察院同意;律师的调查取证方式仅限于自行取证和申请取证,没有权利勘察现场 。 (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还包括诉讼结构的不合理,权利配置失衡。在刑事诉讼中控方拥有国家赋予的侦查权利,诸如搜查、扣押等但是另一控方可采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45.html -
了解详情
2005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后,对司法鉴定的启动权也没明确规定。 刑事审判实践中经常出现一个案件被害人、被告人或委托代理人、辩护人分别委托不同鉴定机构作出的 鉴定结论。这种状况难以适应新的审判方式的要求。 笔者认为刑事诉讼中的鉴定,并不是侦查行为的一种,也不是司法机关的专属权利。鉴定结论只是一个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20.html -
了解详情
现场遗留物、赃物、血迹、精斑、脚印等。 二、完整的物证应包含三部分 物证是实物或者痕迹,但在刑事诉讼中物证不应仅仅是如作案工具、现场遗留物、赃物、血迹 是实物或者痕迹本身,也是核心部分;三是表明实物或者痕迹去向的部分,一般表现为发还物品清单(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及时返还)、随案移送物品清单、移送它案物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64.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的介入衍生出被害人的确定问题,且确定谁为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对案件的定性和(或)量刑均有一定的影响;3、确定被害人的确定时是否要考虑诉讼经济原则; 准确、量刑适当、司法公正。 现在,我们根据上述方法再来分析四则案例,可以非常便捷的得出如下结论:案例1中被害人是游某,被告人张某构成盗窃罪,案例2的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97.html -
了解详情
,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 柯葛壮主编 《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制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兰耀军 《论检察权 [6] 傅宽芝 《完善被害人诉讼权利和损害赔偿规范的思考》,法学杂志,2004年第25卷 [7] 周常志 《论刑事司法中被害人的权利保护》,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76.html -
了解详情
,分别是弹劾式和纠问式。弹劾式审判要求有人告诉或起诉法院才予以受理,主要施行于奴隶社会的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在这种审判方式下被害人是刑事 钱钧,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参考文献】[1]赵文经著:《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地位及其权利保障》,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第三期。...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059.html -
了解详情
分别是弹劾式和纠问式。弹劾式审判要求有人告诉或起诉法院才予以受理,主要施行于奴隶社会的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在这种审判方式下被害人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 【参考文献】 [1]赵文经著:《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地位及其权利保障》,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第三期。 北大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