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被告田某的抗辩主张,审理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损益相抵原则,当事人基于同一原因既受到损害又因此而取得利益者,所得的利益应在损害 而赔偿金的支付是基于损害的事实,二者的法律关系不同,不宜混淆,本案不适用损益相抵原则,被告的抗辩主张不能成立。 [评析] 本案两种不同的意见均有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805.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被告田某的抗辩主张,审理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损益相抵原则,当事人基于同一原因既受到损害又因此而取得利益者,所得的利益应在损害 而赔偿金的支付是基于损害的事实,二者的法律关系不同,不宜混淆,本案不适用损益相抵原则,被告的抗辩主张不能成立。 [评析] 本案两种不同的意见均有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54.html -
了解详情
延伸到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中。在我国,早就有关于工伤保险金与人身损害赔偿金是否要损益相抵的争论,最高人民法院采取赞成立场。同时,在美国法中有禁止同一来源规则,就是 与有过失不是抗辩事由,而是赔偿责任的计算问题。如果把与有过失和过失相抵规则规定在抗辩事由当中,尽管可以从不完全抗辩的角度规定,也有其道理,但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342.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即被告无需就装潢设施的毁坏对原告进行赔偿。同时,被告出资装潢的设施被自己破坏掉了,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业已丧失,显然也无权要求原告给予经济补偿。因此,被告只能主张损益相抵,也完全可以主张损益相抵。从另一个角度看,被告在返还住房前毁坏其出资所建的装潢设施,如果对法院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75.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因为一项明确的不可抗力因素如地震,A公司宣布对B公司延迟履约,但就在延迟履约的期间中,A公司所在市场原材料价格下降,也就是说A公司对和B公司合同的成本降低,收入提高。 那么,B公司可以以损益相抵原则对A公司提出要求赔偿他的损失吗?...
//www.110.com/ask/question-1560719.html -
了解详情
从所受损害中予以扣除,进而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一项制度。[15]虽然过失相抵与损益相抵同都是为了实现公平的目的,为损害赔偿计算上的问题,但是前者是 维护了责任自负的现代法治精神。[42] 笔者认为,上述各种学说都或多或少的说明了过失相抵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就惩罚说而言,我们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64.html -
了解详情
该制度在各国、各地区的民法理论中有着不同的称谓,我国台湾地区称之为过失相抵,《德国民法典》中称为Mitverschulden(有的学者将其翻译为共同过错,[2]有的 受害人损失之一部,其原因可能是公平责任抑或损益相抵,但绝不会是因过失相抵而成如此结果。 3、过失相抵的法律效果是减轻或者免除加害人的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269.html -
了解详情
该制度在各国、各地区的民法理论中有着不同的称谓,我国台湾地区称之为过失相抵,《德国民法典》中称为Mitverschulden(有的学者将其翻译为共同过错,[2]有的 受害人损失之一部,其原因可能是公平责任抑或损益相抵,但绝不会是因过失相抵而成如此结果。 3、过失相抵的法律效果是减轻或者免除加害人的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20.html -
了解详情
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的规则。它通常被称为损害赔偿之债的原则,与损益相抵并存,无论是在侵权法中,还是在合同法中,只要成立混合过错,便 法院可以不待当事人主张,而依职权减轻加害人的赔偿责任。 [关键词] 混合过错 过失相抵 共同原因 不当行为 比较过错 原因力 一、问题的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曾于1991年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41.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相抵”,并非指赔偿权利人之过失与赔偿义务人之过失互相抵销。学者认为,债权债务可相抵,损益亦可同抵;而过失不能相互抵销,正如同违法行为不能 侵权领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则将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其他特殊侵权领域。该解释第二条规定“适用民法通则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