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进步,但该法条有条件限制,即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学会”。试想,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地要求和医方一起“共同”鉴定?在没有中立的 故此规定的实际操作意义不大,不利于保护患方当事人的权益。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证据力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包括七种形式,即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61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甚至最高法院审理以确保法律适用的正确和统一。例如联邦德国的最高法院,通过对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商品瑕疵致人损害案件的审理,以判例改变法律要件 各国均实行既判力相对性原则,一般仅拘束双方当事人,因为民事诉讼之判决系为解决当事人之间利益所发生之纠纷而为之者,判决效果以能对双方当事人相对地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时,必须将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医方)。虽然,《证据规定》第4条规定医疗纠纷适用举证责任倒置,但医方所承担的举证责任是特定的、关键的、部分的, 告知义务的设立是为了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更好的保障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不是出于帮助某一方当事人胜诉的目的。如《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278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有一定进步,但该法条有条件限制,即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学会。试想,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地要求和医方一起共同鉴定?在没有中立的权威 规定的实际操作意义不大,不利于保护患方当事人的权益。 5、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证据力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包括七种形式,即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63.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由哪一方当事人负担,完全取决于实体法的规定。 (二)我国“双重含义”理论 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实务界最初使用的“举证责任”一词是直接从日本“进口”的,松岗 诉讼中,医疗方医疗过错和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两方面举证责任进行倒置,从而更好地保护了受害人的利益。 (6)劳动争议纠纷《若干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61.html -
了解详情
公平和正义的。自由心证早期为罗马法所采用,1791年9月29日法国宪法会议发布训令最早在立法上确立了自由心证制度:法官有把自己的 民事证据立法的理论立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汤维建.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6]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营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31.html -
了解详情
不断发展变化的延续过程直接影响到对待证事实及其诉请的终极认定,如医疗事故、人身侵权纠纷中,受害人身体受损的后遗症状在不断发生变化等[2]。 新的证据 把握证据关门与新的证据合法介入的困惑源。 1806年的法国《民事诉讼法典》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典,在大陆法系诉讼法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法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98.html -
了解详情
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原告到法院起诉,一般说来,必须证明其遭受了损害,且损害是被告行为引起,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否则,作为诉讼主体之被告资格如何 人中一人的自认,如果所为自认,超越纯与本人有关的范围,且依民事实体法,在没有征得全体利害关系人全体同意前,并没有单独免除对方义务权利,如此自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87.html -
了解详情
的案件时常常处于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正因如此,在处理关联行政的民商事纠纷的民事诉讼中,就经常会遇到对行政行为的管辖权冲突问题。更有甚者,我国现行民事 除了大量的行政登记、许可行为外,行政权还进一步插手于技术性较强的道路交通、医疗和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以及公益性较大的劳动争议、土地权属争议、房屋拆迁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732.html -
了解详情
(八)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原告到法院 指一方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向法庭提出的事实主张,在法庭上予以承认的行为。由于民事诉讼涉及的是当事人之间的私人争议,当事人对自身的民事权利有权做出处分,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