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盖章不需绝对由行为人亲自进行,可能出现行为人的印章被盗用而令其承担票据责任的情形,所以对于盖章这一方式,行为人应谨慎对待。③签名加盖章。是指 即需要公开被代理人的身份。而且为了保护本人的利益,对于没有代理权而以本人名义在票据上签章的,应当由签章人自负责任,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的,应当就其超越权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223.html -
了解详情
汇票记载事项及其欠缺[J], //www.tongdalawyer.com/journals/vol-10-5htm , 2002/4/15 [7] 可参阅王保树主编,赵威著,票据权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第157页。 [8] 可参阅吕来明主编,票据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89.html -
了解详情
对善意第三人相当不公平;再次,我国票据法中没有对如何通过普通诉讼程序解决票据权利归属纠纷做出规定,民事诉讼法中也仅规定了,利害关系人在除权判决生效后 取得票据,并且有义务证明自己为善意。如果利害关系人为恶意,则应当由其承担票据丧失风险,当然其可提起对不法侵害人的诉讼。法律要求利害关系人提出证据证明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41.html -
了解详情
以前,法国工业革命尚未充分进行,因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很少出现,这种时候,票据关系之有因并不至于影响过大,制定于1807年的法国商法典(法国票据法 基础,是现代票据法的灵魂,是票据法的生命力的源泉。 二、我国票据法渊源与票据无因性 根据法学基本理论,我国的法律渊源就是法律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法律渊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41.html -
了解详情
了本来的意义,这非常不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甚至认为此规定使票据抗辩的限制形同虚设。[12]有的学者则认为,该条的规定并不是从实质上限制 版,第151页。 [4]、[5]、[6]、[9]、[11]王小能主编:《中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第130页,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11.html -
了解详情
把这种汇票再度转让。英国票据法的正当持票人(holder in due course)指在票据完整、没有过期的情况下,出于诚信,不知悉出让人的权利有瑕疵,并且 (银行)付款。这种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汇票的真正所有人,使真正的票据权利人不因别人的伪造背书签章而丧失汇票上的权利。[2] 德国票据法和日内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213.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台湾地区的票据法理论,虽然承袭了德国票据法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则,但对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的阐释较德国票据法更为详尽和清晰。日本著名商法学者龙田节认为 的现状是,商业信誉包括金融机构的信誉低下且管理混乱、金融行业过于垄断、票据关系当事人商业意识薄弱、商业素质不高,这导致立法者不得不强调无因性的相对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80.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成熟的制度一并纳入票据法同一款中,乃是我国丧失票据救济制度的一大独创,是中国实行立法拿来主义的成功体现。 可是,经过10余年来 》,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697页。 [8]蔡玉明:《票据法与律师票据业务》,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页。 [9]姜建初、章烈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1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保障制度研究》,载于《人民司法》 1999第8期。 ⑵ 张高忠 《空白票据若干法律问题探析》,载于《嘉兴学院学报》 2003.1。 ⑶ 第3115条 票据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⑾ 屠世超 郑雨尧 《论票据丧失补救制度-兼论我国立法的缺陷与完善》 载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195.html -
了解详情
深入,尤其是加入WTO使中国与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国票据立法与国际接轨。票据法中大多数规定属于技术性规范,其中的一些规范已为各国立法 票据业务的实践迫切呼唤确立无因性原则。 在确立无因性原则时,应注意一个问题,票据的无因性原则象其他原则一样,是相对的,我们不能片面机械地去理解, 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