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认过程中违反程序规则的行为进行如实记载简直是天方夜谭。 (三)预防和减少刑事冤案必须重视对辨认结论的审查 由于被害人、证人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结果作为直接 程序中办案人员回避制度 由于辨认属于侦查措施之一,因此符合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28条、第29条规定情形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不应参与辨认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947.html -
了解详情
实质上已经贯彻或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各项要求。 其一,继续保留了《刑事诉讼法》第12条及前述各项体现无罪推定原则合理成分的相关规定。其二,《 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人权斗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再次,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有利于提高我国刑事诉讼的民主法治水平,提高人权保障水平,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 当然,确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22.html -
了解详情
将直接制约电子数据取证过程的及时性、专业性和规范性。 2.审查规则问题 目前,我国刑事司法机关在证据审查中基本上以依法、全面、客观为原则并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第3期。 [11][日]白取佑司:《论文讲义刑事诉讼法》,早稻田经营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9496页。 [12]确切地说,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89.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立法的用意本属良好,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草案》又同时保留了《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现改为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即犯罪嫌疑人在 ,又成为一个模糊条款。从法理上讲,强制证人到庭的措施只能是拘传。但我国主流刑事诉讼理论一贯主张拘传等强制措施只能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此,学界观点应予以修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37.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其他程序性违法行为仍不能进入学者预设的程序性制裁轨道,[13](P.295) 刑事诉讼程序不能发挥剥夺违法者违法所得之利益的功效,程序的刚性无从得以实现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3]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理性思考(上),《法学杂志》2008年第1期。 [4]闵春雷:定罪概念及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35.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所以,这个问题的切实解决,应该说是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倾向,是学术界参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众多人士的基本倾向。 第四,确保律师的先悉权。律师在 这是我们减少羁押的基础。欧美法治发达国家可以较少羁押,是与其审问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的需求不如我们强烈相关的,他们主要依靠别的方法和手段来侦破案件、收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405.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尽管《刑事诉讼法》第158条和第159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可以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人民法院 对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司法鉴定的制度十分重要。 6.2应当明确刑事诉讼中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启动权 实践中,司法精神病鉴定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06.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改为保障人权 将保护人民改为保障人权,理由有三:第一,《刑事诉讼法》第1条的基本精神是惩罚犯罪,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基本上 特别程序 1.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 (1)将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予以细化 草案第265条规定: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法院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有的还规定了对法人犯罪主体的处罚方式。这就要求修改刑事诉讼法时,改变过去诉讼参与人限于自然人的做法,允许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活动。 第三、保证金取保与人保并行,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过去我们把保证金制度看成是资本主义的有利于资产者的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27.html -
了解详情
而导致的无效辩护,在哪些人才有资格作为辩护人这一问题上,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犯罪 132页。 [5]孔祥俊:《法律方法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9页。 [6]陈金钊:《法律解释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