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需要在一定时期一定问题上对惩罚犯罪或保障人权的追求有所侧重。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在1980年、1981年、1983年和1997年的四次集中授权和 整个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效率的降低,与公正和效率的世纪司法主题相悖。因此,死刑核准权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分离行使是体现各级法院工作负担分配的灵活性与均衡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28.html -
了解详情
都应该受到来自其上级法院的监督。这种监督的终端就是法律规定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为最高人民法院,死缓案件为高级人民法院。这样也从实质层面上合理解释 强制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由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这样设想的理由是: 1,死刑核准权分别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行使,符合我国社会治安现状和审判工作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17.html -
了解详情
,而设置无期徒刑并加大财产刑的力度为好。11 (五)对经济犯罪适用重刑死刑不利于行政部门勤政 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是如影随形的,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市场经济机制 和范围,使之慢慢地变成死亡条款,直至将所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都改为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甚至无期徒刑,待时机成熟再通过刑法修正案以自由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28.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的等方面有不同意见时,便不应判处死刑,或不应当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其四,处理死刑案件要严格遵守有关的刑事诉讼秩序,在各个诉讼环节都要 人大常委会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授权的规定及1983年修改的人民法院组织法,这就意味着死刑核准权已完全属于最高人民法院所有,不存在所谓授权的问题。如果最高人民法院继续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8.html -
了解详情
从宽处罚的力度,规定只要至少有一项从宽处罚情节,被告人就不得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等等。 再次,应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司法体制。在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将死刑核准权正式收归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大学法学院陈永生) 出处:《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0.html -
了解详情
立即执行的,即当时不是非杀不可的。这是区分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的原则界限。根据《刑法》第五十条规定: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执行 生命权与财产权的价值衡量所决定的。基于同理,减少对并非罪行极其严重普通刑事犯罪适用死刑亦是我国刑事立法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与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严重刑事犯罪相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1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所涉及的毒品有无流向社会造成后果,被告人被抓获时的毒品数量尚未达到判处死刑标准,被告人主动坦白交待后才达到或超过的,毒品大量掺假之后毒品数量才达到判处 对共同犯罪的促成性来看,一方面,其涉及毒品的数量明显少于其他两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同案被告人赵跃进、谢明,另一方面,其犯罪的性质也与后者不同: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33.html -
了解详情
和认同。因此,对于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一般不应适用死刑立即执行。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二审在全面审查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对被告人 捅数刀,致其心脏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李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人民币131274.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19.html -
了解详情
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三、关于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出庭作证 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出庭作证,不是简单重复一审法庭陈述 也进行了明确,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庭前审查阶段就应当及时查明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是否委托了辩护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告知被告人可以自行委托辩护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52.html -
了解详情
年6月分别授权各高级人民法院对杀人、放火、抢劫、强奸及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的案件行使核准权。后又在1983年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时 期限。笔者认为,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应当明确规定:死刑复核案件(包括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案件)的审理期限为六个月,对于重大疑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