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两个角色:民事诉讼监督主体、公益诉讼的民事公诉主体。[12]基于这样的角色定位,检察机关应当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处理好法律监督与当事人意思 研讨会提出的,与刑事公诉相对应。 [13]邵世星。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法理基础再论--兼论我国民事诉讼检察制度的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36.html -
了解详情
》第 108 条则限定,起诉的要件之一是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本文尝试阐释法律不介入某些行为时的价值考量,以论证司法权的合理边界。 、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囿于主题本文不再详论。 (三)简单结论 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法律推定。法院通常无需考虑这一问题,只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612.html -
了解详情
用以该要件事实存在为构成要件的法律而产生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的诉讼负担。 二、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关系辨析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在裁判案件争议时, .举证责任及其分配标准[A].梁慧星编.民商法论从[C].法律出版社,第7卷。 【7】翁晓斌.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J].现代法学,200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72.html -
了解详情
、询问当事人却语焉不详。不仅如此,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允许当事人在第二审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提出反诉,但却没有附加任何条件,虽然在处理上是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 书,第86页。 [34]江伟、廖永安:《论我国民事诉讼一审与上诉审关系之协调与整合》,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6期。 [35]参见李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41.html -
了解详情
。[25]这本是任何社会家庭生活的一般特征,只是在古代中国,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26]中国社会由此成为 个特征,在现代西方民事诉讼程序中同样得到了坚持。 [40] 参见前引周《罗马法原论》(下册),第862-864、879-880页。 [41]法律诉讼与程式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71.html -
了解详情
置于当事人的第三项理由是这样选择符合效率的要求。绝大多数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他们不仅最了解案件事实的真相,而且往往也掌握证明 》,台湾大学法学丛书2000年版,第6页。 [26]邱联恭:《程序选择权论》,台湾大学法学丛书2000年版,第28-33页。 [27]邱联恭:《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37.html -
了解详情
:13.)。此后,常怡教授对证明责任重新作了定义,即所谓证明责任是指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构成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当事人因法院不适用以该事实存在 案件进展过程中,才有可能观察到责任转移的现象(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J).法律适用,2002(6).转引自:谢阿桑.从送货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30.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检察院的监督持有一个理性的态度。 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介入民事诉讼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也是一种义务。监督的含义既有权利 参加诉讼三种方式。从目前关于检察权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关系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来看,基本上都是按照这种思路展开的,即在如何发挥检察院的监督职能的前提下来探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69.html -
了解详情
分离 我国法院现行的民事诉讼调解分庭前调解与审理中调解两种方式。所谓庭前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开庭审理前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 探析》,载中国法院网,2003-07-11。 7、萨仁著《论我国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www.ncclj.com,2006-12-14。 8、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63.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检察院的监督持有一个理性的态度。 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介入民事诉讼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也是一种义务。监督的含义既有权利 参加诉讼三种方式。从目前关于检察权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关系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来看,基本上都是按照这种思路展开的,即在如何发挥检察院的监督职能的前提下来探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