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在一审程序中,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可以不受他们在起诉或答辩时、或者在审前准备中所提出的证据种类与内容的限制。第二,民事诉讼第179 经过人民法院认可才能作为本案的举证期限。只有经过人民法院认可,当事人约定的举证期限在诉讼中才能具有拘束力。但本条并未规定当事人协商确定的举证期限时间限制,实际上交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84.html -
了解详情
上也比较确定,当事人在提出管辖权异议时也有针对性。第二,诉讼标的额标准与法院的利益驱动没有必然联系。民事诉讼是利益冲突的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法院作为解决纷争的 封建主和城市(商人)之间在司法管辖权上的激烈竞争,以及由此对西方国家民事诉讼制度和诉讼程序产生的影响。此外,美国学者伯尔受在其名著《法律与革命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60.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当事人未经传票传唤而缺席判决的;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在一审中未参加诉讼,第二审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以及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界定为 、加大调解力度 调解制度作为东方的一朵奇葩,其作用无需赘言,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不论是一审还是二审,都强调调解的适用,以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10.html -
了解详情
简易评定程序。详细评定则指法院官员根据民事诉讼规则规定的诉讼费用详细评定程序对诉讼费用金额进行裁决的程序。它是适用多轨制审理的案件及持续时间超过1日的 标志就是《1949年法律援助与咨询法》的通过。在英国法律援助立法的历史中,第二部重要的法律是《1988年法律援助法》。根据该法的规定,英国以前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6.html -
了解详情
淮南之橘。可以说,法庭审理形式化和审前准备程序的缺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制约了我国民事诉讼现代化进程;第二,缺乏国家审判权对当事人诉权的应有尊重 发动、展开和结束,法官都积极地参与。而在当事人主义(adversarysystem)的诉讼观念下,法官以中间人的角色,处于相对超然的地位,当事人之间在展开攻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00.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制度,则远不能体现小额案件的特点,也不能减轻第二审法院的案件负担,所以,未来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应该采取一审终审制,应特别重视并强化第一审法院 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希望目前我国法学界和实务界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会进一步促进民事审判方式及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也希望上述研究能对这一探索有所裨益。 郑晓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87.html -
了解详情
的处理。当事人未以诉的形式请求法院解决的民事纠纷,即使客观存在,法院也不应对其行使审判权。第二,就第二审诉讼而言,凡当事人通过上诉提请二审法院审判的纠纷, 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页。 [8]参见(美)米尔顿德格林著:《美国民事诉讼程序概论》,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169-17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68.html -
了解详情
烦琐复杂的程序。 第二,当效率成为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时,效率就应当成为确立审级制度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固然,基于公正这一首要的价值目标,审级 。学界有观点同意当事人通过合意的方式选择一审终审制,认为基于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及程序选择权出发,对于双方当事人合意选择一审终审以及合意放弃上诉权的,均可不给予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31.html -
了解详情
,加强宏观指导工作职能将更加突出。 (二)中级法院担负终审法院职能。 中级法院将主要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1)终审裁判权大大增强。对辖区内大部分民事案件 、新格局,尤其是建立在以再审程序频繁启动基础上的二审终审模式,必将极大冲击和影响,进而深远地影响到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改革。 我国现行的两审终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5.html -
了解详情
。 那么,我国的民事诉讼中,排除与否的决定宜在哪一阶段做出呢?对此也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在审前准备阶段就对是否排除做出决定;第二种是在法庭 从根本上消除非法证据的影响,取得最佳的排除效果。不过,采用这一排除方案需要以下条件来支撑,首先是民事诉讼程序要分为审前和审理两个阶段,并且每一个民事案件都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