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未规定真实义务,但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民事证据规定)中设置了举证期限制度,要求当事人在法院指定或者 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无管辖权,有权在一审答辩期内提出管辖权异议,不服一审裁定的,还可以提出上诉通过二审程序主张。但经本院查阅一审卷宗,申请再审人思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3.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中规定了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制度(第37、38 德.辩论主义考[J].早稻田法学,1997,(4). [7][日]高田昌宏.辩论主义的基础与界限[J].比较法学,2001,(1). [8][日]渡边泰子.辩论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83.html -
了解详情
谓之为法律伦理;其二,认为诚实信用原则本质上为市场交易中,人人可期待的交易道德之基础,如Dernburg及Endmann均采此说;其三,认为诚实信用原则之本质 的纵深发展,虽然从我国近期公布的作为近十年来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经验总结的相关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来看,就我国现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3.html -
了解详情
了自认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中就有较多关于自认的规定,这对我国自认制度的构建 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页。 [10]参见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11]罗结珍译:《法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1.html -
了解详情
2001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证据规定》已于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为 款规定,当事人提起反诉,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如果按照第三种做法,当事人的反诉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我们倾向于第二种做法,即如果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获得,法院应当依法要求被上诉人提供。二审法院认为,上诉人要证明其被上诉人侵权的主张,需证明双方计算机软件之间构成相同或实质性相同,而要证明这一点就需要 ,该《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3 条规定的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的范围。本案一、二审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7.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在其2001年12月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民事证据规定》)将《民事诉讼法》确立的这一权利具体化,明确了当事人可以 该证据对法院查明争议事实有重要作用时,法院才有必要调查,才会同意当事人的申请。其实,不仅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要以必要性为前提,就是当事人将已经收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6.html -
了解详情
划分为证人证言后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证人必须出庭作证规定的冲突,其证据效力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第二种意见认为询问笔录属于书面 (公安机关)和自然人(被询问人)两个主体。 其次,二者反映案件待证事实的主体身份不同。一般的公文书证,其制作者和证明者都是同一主体,一般公文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40.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文中简称《证据规定》),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立法和学说,体现了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规律和发展 应重新为当事人指定举证期限。也有代表认为,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并不会影响当事人的举证,举证期限应继续计算。还有代表认为,如果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举证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二是法院依法提示当事人变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 。例如,甲、乙离婚,双方协议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给小孩.法院是否应当审理双方的赠与行为,我们认为,婚姻固然与家庭紧密关联,夫妻离婚不仅仅是双方感情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