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需要在和平、自由、尊严和安全情况下获得法律保护的少年来说,罪刑相适应原则却是不合适的。①进步的犯罪学认为,在成年人案件中和可能某些严重的少年 后如何适用缓刑、免刑是适用最有利于少年原则的关键问题。 (一)从轻减轻的掌握。影响从轻减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罪行轻重。对于成年人来说,犯罪后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15.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义,但是与对质权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本部分首先以德国为例介绍直接原则的含义,其次比较对质权与直接原则之间的共同点及其差异。 (一)直接原则的含义 更换等内容;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对质权包括被告人出席法庭审判的权利,直接原则则不包括这项内容。另外,与各自的诉讼模式相适应,对质权体现着当事人主义的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47.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特征和组合原理。 通常认为,控审分离原则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控诉职能和审判职能分别由国家不同专门机关承担。 二是控诉职能主要由检察机关承担, 大打折扣,也易伤及无辜。在本文开始所讨论的案例中,笔者认为,虽然对杨某的处罚更加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对宏图科贸有限公司也未定罪量刑,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89.html -
了解详情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之间有着某些不谋而合之处。但是,正确解读宽严相济的含义必须基于时代背景、历史境遇所赋予其的不同侧重点。尽管宽、宽大、轻轻都体现了宽缓的精神 刑恤刑的思想。要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原则,明确刑事手段处理案件的范围,凡是属于民事、行政手段调整的事项不得随意使用刑事手段。刑罚不是万能的,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97.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词的逐渐变化而完全丢失了其原有的含义。一如我们所知,古典自由宪政原则的含义所依凭的最为重要的关键词便是‘法律’;然而,随着‘法律’这个术语之内涵 的职权。只有在有证据表明法官犯有“叛国、受贿或其他重轻罪”的罪行时,国会才能发起弹劾的动议。[90]弹劾问题由众议院审议。如果众议院经过投票,决定弹劾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3.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依法予以从宽处罚,既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可进一步促使其认罪服法、改恶向善,从而达到刑罚的目的。(5)抑制刑讯逼供,解决当前存在的 要把坦白情节和其他情节联系起来考虑,和全案情况联系起来考虑,这就是坦白量刑中“综合全案确定刑罚”原则的基本含义。坦白案件如同其他案件一样,情况是错综复杂的,坦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1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分子的精神防线崩溃,不仅打消了侥幸心理,主动坦白交待了自己的罪行,而且检举了其他犯罪分子。由此使30余起犯罪案件得以告破,其中大要案14起。可见,有针对性 战术原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应变性原则的含义和意义应变性原则,就是侦察主体在进行心理战时,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机警灵活,随时作出正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77.html -
了解详情
不认罪,从重处罚”没有法律依据,且明显违背“罪刑法定”及“罪罚相适应”原则,是错误认定量刑情节的结果,确为适用法律有错误,应当重新审判。 (四) 危害,同时非明文规定不可能突破明文法规定。 根据刑法理论“犯罪后的态度”解释为:“如真诚悔过、坦白罪行、积极退赃、主动赔偿损失、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危害 ...
//www.110.com/ask/question-948184.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所以,矫正刑理论中罪刑均衡的内容是,刑罚与再犯可能性相适应。笔者认、为,犯罪是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的统一,这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刑事诉讼程序所维护的主体需要和目的的角度而言,普遍性原则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满足的主体的普遍性,二是需要和目的的普遍性。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6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就是罪责刑相适应基本原则,并且此基本原则的精神贯穿整个刑法规范。这就从立法上奠定了刑事 对象表述的通行说法: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为研究对象。传统的刑法理论在谈到刑法的基本原则其中之一是罪刑相适应原则,也未涉及刑事责任及其与罪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