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中的一些手段和方法骗取他人财物,侵害他人财物所有权或使用权以及国家正常金融秩序的行为规定了八种金融诈骗罪,即: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 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债务清偿前分配财产三种。 3 本罪与妨害作证罪、帮助伪造证据罪的界限我国刑法第307 条规定:指使他人作伪证的,构成妨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82.html -
了解详情
金融业中的一些手段和方法骗取他人财物,侵害他人财物所有权或使用权以及国家正常金融秩序的行为规定了八种金融诈骗罪,即: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 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债务清偿前分配财产三种。 3 本罪与妨害作证罪、帮助伪造证据罪的界限我国刑法第307 条规定:指使他人作伪证的,构成妨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79.html -
了解详情
贷款去向,其本意就是不想归还的,应当认定为金融凭证诈骗罪;如其只是一时资金短缺,而使用虚假的金融凭证骗取贷款,以后能够归还的或者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客观原因造成不 应以选择性罪名定罪处罚。(二)关于使用伪造的货币罪与出售伪造的货币罪的界限。这两种行为,应当说区别明显,但有时也可能发生混淆。比如,买主以实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90.html -
了解详情
获取非法利益的,其行为是骗取而不是窃取,北京移动通讯有限公司所受的财产损失主要是受骗而自己处分财物造成的,所以本案应认定为诈骗罪。 《刑事审判参考》第650 贷记卡上无资金可扣除,从而强行突破贷记卡的授信额度取得银行的信用贷款。这种利用银行电脑系统的技术漏洞,突破银行贷记卡授信额度,强行透支银行资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154.html -
了解详情
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 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四,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764.html -
了解详情
人士则认为,即使银行没有财产损失,但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骗取并非法占有银行所贷款项,因此,应当认定为贷款诈骗罪。 否定论把上述情形的问题归纳为担保人的财产是否可以成为 效力的非刑事规范不得补充经济刑法的兜底条款与本处的没有达到位阶效力的非刑事规范的间接补充刑法的空白罪状,两者有何区别?笔者认为,两者的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73.html -
了解详情
资料与实体形式的信用卡、公民个人信息相区别。在信用卡诈骗罪中,根据卡与使用主体真实性与虚假性的介入程度,假卡假人、真卡假人以及真卡真人这三 业务或金融管理角度分析,由于伪造的或已经作废的信用卡本身并不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因而其实际上并不属于信用卡。行为人以此为对象的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456.html -
了解详情
从主客观要素的统一性来分析。以贷款诈骗罪为例,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向来是理论和实务中分析本罪是否成立及与民事贷款纠纷相区分的重要着力点。 贪污罪中的非法占有要素为例。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为了分析贪污罪中的非法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50.html -
了解详情
从主客观要素的统一性来分析。以贷款诈骗罪为例,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向来是理论和实务中分析本罪是否成立及与民事贷款纠纷相区分的重要着力点。 贪污罪中的非法占有要素为例。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为了分析贪污罪中的非法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68.html -
了解详情
指出: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自从1985年中国银行在 也没有太大异议,但理论界一直对信用卡诈骗行为适用信用卡诈骗罪与我国《刑法》关于罪行法定原则的规定的不一致存在一定的担心。而笔者认为,就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2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