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想大家都看过哈特的《法律的概念》,尽管从人类思想史上看,这部书未必是很伟大的作品,但在规范法学这个领域中 志向,而仅仅想通过颁布成文法的方式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可见,在那个久远的时代,我们中国已经就究竟要不要以文字方式公开制定成文法产生了很大争议。最后历史潮流终究是不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48.html -
了解详情
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缺陷。这一事件也提示我们,要认真思考和研究中国公共知识分子问题。虽然今天公共言论被钳制的程度为近10年来之最甚,但从长远看, 力量,这使得公共言论一时有一个广阔空间,表现得极其丰富和有吸引力,成为当代思想史上永远值得追忆的美景良辰。 80年代中期形成的“文化热”为公共知识分子提供了宽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21.html -
了解详情
所接受,而如此形成的法院意见正是法律探索过程中成果的结晶。 七、 结语:走向理性对话的时代 苏格拉底在西方思想史上所开创的理性对话传统, 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59] 参见刘莘、吴雷:“行政法学研究会年会综述”,《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页154-155. [60] 参见《行政法学研究》1995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html -
了解详情
抽象报复的程度具有不好衡量性,就需要为刑罚相适应找到科学的依据。为此,刑法思想史上便先后产生了康德的等量报应和黑格尔的等害报应 1、等量报应 为了 年6月版。 11. 赵秉志、邱兴隆主编《死刑正当程序之思考死刑的正当程序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2. 杨春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95.html -
了解详情
抽象报复的程度具有不好衡量性,就需要为刑罚相适应找到科学的依据。为此,刑法思想史上便先后产生了康德的等量报应和黑格尔的等害报应…… 1、等量报应 6月版。 11. 赵秉志、邱兴隆主编《死刑正当程序之思考——死刑的正当程序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2. 杨春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8.html -
了解详情
跟我们当代的法治建设特点有关系。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轰轰烈烈地开展和推动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个是政府推进型法治;一个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型法治 ,出于对安全的向往,在理性的支配下人们之间互定契约,形成了国家和法律。这是思想史上第一次把自然法和契约论合为一体,后来随着思想的发展,又使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html -
了解详情
把意志自由作为定罪量刑的基础进而提出罪责自负和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这是刑法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在刑法学界,围绕意志自由论,不同的学派提出了不同的 全集》 第三卷,第153 页。 [④]陈兴良著:《 刑法的人性基础》 ,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 年版,第273 页。 [⑤]大家仁著、冯军译:《 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36.html -
了解详情
性的民族变法图新自强的历程。从1908年由日本间接引入德国法,中国的法律和法学总是令人不无存疑地迷恋着大陆法,以至形成了某种传统,认为只要 、奖励和责任追究)等。 [31]参见注[17]。 [32]参见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3页。 [33]参见[德]马克斯舍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78.html -
了解详情
辨析揭示法治选择可能与伦理、道德产生的潜在冲突。 一般认为,黑格尔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以思辨的形式系统阐述了这几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的第一个思想家。黑格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美]罗斯科#183;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31.html -
了解详情
Law Review, 993, p.845.) [11] 1922年,梁启超所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据王人博:《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编中《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一文,特别是第15—22页。其他关于程序问题的经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