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给别人使用的,这种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认定为盗窃罪;二是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认定为盗窃罪的理由如下:信用卡是一种支付凭证,凭 的,在法律上以侵占他人的遗忘物的性质论定为侵占罪。在这里,还要严格区分遗忘物和遗失物的不同,遗忘物实质上是遗忘人在特定的地方丢失的,知道物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52.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下,如果依据上述论者的观点,应当也可以构成走私罪共犯,这样才可以做到与第198条协调一致。这样就产生一个悖论:分则中队共犯的规定没有任何实际 认为这是多余的,刑法中没有必要区分主义规定抑或是法律拟制。不管信用卡诈骗罪的情形如何的复杂,只要满足“盗窃信用卡并使用”即构成盗窃罪。也不管故意犯罪中有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027.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了郭某的不法行为并报警,警方将郭某抓获。 【分歧】 司法实践中,对于郭某的行为如何定性产生分歧:其一,认为构成侵占罪,理由是郭某与焦炭厂 自然的盗窃行为和诈骗行为(两者并非刑法意义上的盗窃和诈骗行为)相伴,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的标准是:如果行为人是违反被害人意志取得财物,被害人不存在财产处分行为(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137.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是秘密窃取,一个是隐瞒事实真相。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盗窃罪与诈骗罪不易区分的情形,主要是这两种行为人作案时都会以欺骗手段为掩护和制造假象 区分它们就要看其目的是在于秘密窃取,还是欺骗性的隐瞒事实真相。因此,区别盗窃与诈骗最本质的法律标准是行为人采用骗术获取财物,还是采用盗窃手段获取财物。 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68.html -
了解详情
的位置,仍有启示意义。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国刑法有主犯和从犯的区分,但是理论上对如何认定主犯和从犯还缺乏教义学意义上的研究,而德日刑法理论恰恰可以 行为。 ⑿可以想象的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非法拘禁罪、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诈骗罪、走私类罪、偷越国边境罪、脱逃罪等等。 ⒀或许还可以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2.html -
了解详情
的位置,仍有启示意义。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国刑法有主犯和从犯的区分,但是理论上对如何认定主犯和从犯还缺乏教义学意义上的研究,而德日刑法理论恰恰可以 行为。 ⑿可以想象的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非法拘禁罪、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诈骗罪、走私类罪、偷越国边境罪、脱逃罪等等。 ⒀或许还可以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1.html -
了解详情
败露后,被告人自首并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分歧】对本案中被告人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将承运的财物据为己有,该 实施盗窃,虽然犯罪分子在盗窃过程中也使用欺骗的手段,同样构成盗窃罪而不构成诈骗罪。此时,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是财物占有人是否自愿交出财物,是否是其真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830.html -
了解详情
的量刑情节,而是判断行为人的责任是否减少、特殊预防的必要性是否减少的资料。例如,诈骗罪的被害人大多有过错,但这并不是对诈骗犯从轻处罚的情节。因为被害人的这种过错既 [60]甲与乙均犯盗窃罪,法官对甲判处2年实刑,而对乙判处3年徒刑、缓期4年执行时,孰轻孰重?如果不区分责任刑与预防刑,就无法回答此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36.html -
了解详情
,该行为应当怎样定性,也是一个长期困扰刑法学界的问题。在该类案件处理中,如何准确适用刑法第198条保险诈骗罪的具体条款,是否能够结合具体个案探究出保险诈骗罪立法 却无可争议地认为,有无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区分盗用行为与盗窃行为的主要标准,故缺乏非法占有为目的,不能成立盗窃罪。又如,刑法第275条将故意毁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88.html -
了解详情
的量刑情节,而是判断行为人的责任是否减少、特殊预防的必要性是否减少的资料。例如,诈骗罪的被害人大多有过错,但这并不是对诈骗犯从轻处罚的情节。因为被害人的这种过错既 (60)甲与乙均犯盗窃罪,法官对甲判处2年实刑,而对乙判处3年徒刑、缓期4年执行时,孰轻孰重?如果不区分责任刑与预防刑,就无法回答此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