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外国的做法,应当确立强制反诉制度,以求裁判结果公正,减少错误成本,提高诉讼效益。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立强制反诉的范围,应当遵循两个原则: 起诉。这样规定显然是考虑两审终审制度以及当事人审级利益的结果。然而,这一规定无法自圆其说。允许在二审中反诉,却又使反诉的诉讼请求得不到法院的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86.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诉权理论的局限而在诉权方面获得正当性基础。 公益诉讼的第二个理论障碍是传统的当事人理论。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在很长的时期内,当事人与正当 可以对实施侵害的人提起禁止侵权、赔偿受害人损失的民事诉讼。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确立公益诉讼制度,将有助于提高弱势公民的素质和参与能力,稳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35.html -
了解详情
的衔接关系。第三,就对司法行为侵权的救济制度而言,我国法律体系中虽然明文规定了两审终审制度和司法赔偿制度,但也存在许多的救济盲区。[37]一是刑 ,这应当成为行政诉讼法修改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52]另外,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也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可以采取的查封、扣押被告人的财产等暂时性权利保护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41.html -
了解详情
级法学3班 刘英博 指导教师:车传波 内容提要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也叫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该程序强调无论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只要 容易看出,再审案件越深越多大多是当事人反复申请再审造成的,即一个案件通过了二审终审后,又提起了多次重审。反倒引起了很多错误,有的法官维持了原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8.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这两方面的监督如何有机地结合与运用,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造成审判实践中产生脱节的现象。④如果错案得以确定以后, 根本体现不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审终审制度的原则。我们姑且不必去讨论究竟那一次判决的正确,但即这一案件的多次反复审理,都会使诉讼参与的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0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第4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 审理规则等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从制度建构的智识来源上看,域外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成功实践以及我国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运作经验都值得借鉴。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683.html -
了解详情
改判之管窥作者:李浩陵 发布时间:2011-03-22 09:52:11 民事审判直接面对复杂社会,二审终审关乎百姓命运,二审改判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公正与和谐,若 ,穷尽审判权,才结束。而如何穷尽审判权,是由审级制度决定的。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我国法院有基层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最高法院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562.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和步骤作出法律决定的过程,而正当的诉讼程序则要求将诉讼行为纳入到法定的诉讼程序当中。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而判前释法又是在判决作出前 审查判断。这不仅造成法律适用上的不统一,而且也容易滋生腐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81.html -
了解详情
官司是打赢,还是打输,则是另一回事。所以这几个字的改动意义很重要。 尽管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已就民事诉讼起诉的条件作了改进,但直到目前,我国的法官,往往 :《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第4页。 3、参见,章武生等著:《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4、王译鉴著:《民法概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27.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在普通法院体制外行使职权,不受最高法院领导,不受理普通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而主要行使对规范性文件合宪性的审查权以及对国家机关及其他工作人员 与现行普通司法程序相同的两审终审制度,当事人对省高级法院宪法诉讼委员会所作出的判决不服可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宪法诉讼委员会。如果日后我国的司法程序改为三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3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