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有利于被判决人的事实也存在相当的疑问。因此,在死刑复核程序之外设置死刑犹豫程序,可以有效防止死刑复核程序可能存在的疏漏,最大限度避免错杀案件的 人生命权利不被错误性剥夺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贯彻刑罚的及时性。事实上,对于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片面强调及时性,由此产生的社会效果未必好:一方面社会公众不免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6.html -
了解详情
推翻就等于“自己打自己嘴巴”,因此这种复核的实际效益在实际上已经归于消灭。因此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就在于严格死刑复核程序,规定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享有和实施 著《本体刑法学》[M].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胡云腾《存与废——死刑基本理论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杨世云、窦希琨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8.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第二条第二款所述引用法律条款不完全准确、规范,可以在纠正后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或者裁定,引用法律条款不完全准确、规范是否属于适用法律错误?很显然,错误重于 1.发回重审的范围。《规定》的规制对象是死刑复核案件,虽然复核死刑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但死刑复核程序不是独立的审级,所以,不予核准、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7487.html -
了解详情
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这就是我国的死刑复核程序。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其适用必须慎之又慎。其剥夺的是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的 的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最早在1951年由毛泽东同志提出。这一制度给应当判处死刑但同时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留下了一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是少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59.html -
了解详情
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向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报告工作时表示,要完善死刑复核程序,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程序的改革必将启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夏勇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所有曾出席1949 -1953年皇家委员会作证的法官都支持保留死刑,但现在任何一个高级法院的法官都不会持有此种观点,同时,再度引入死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13.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体现了刑事责任能力的要求及人道关怀,值得肯定。但基于同样的理由 诉讼法并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授权高级人民法院行使死刑复核权,而是明确一律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样,现阶段死刑核准权就出现了矛盾的局面。立法的矛盾也带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09.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向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报告工作时表示,要“完善死刑复核程序”,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程序的改革必将启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夏勇 认定,但离“铁证”、“铁案”的要求仍有差距,在量刑上应留有余地,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等等;正确发挥审判委员会对案件事实的审核把关作用。 域外经验:他山之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2.html -
了解详情
4日通过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细化了死刑复核程序,规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意见等, 荷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75,79. [13]赵秉志.死刑改革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79. [14][德]亚图考夫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965.html -
了解详情
下放而显得有完善之必要。应严打之需而下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权,由于我国法院级别管辖(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绝大多数可能被判处 的惰性使得普通民众和执法群体接受起来困难重重;再次,社会物质力量欠缺。废除死刑,长期监禁随之增多,经济成本大大提高,而我国现有经济水平似乎不足以支撑如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23.html -
了解详情
下放而显得有完善之必要。应严打之需而下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权,由于我国法院级别管辖(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绝大多数可能被判处 的惰性使得普通民众和执法群体接受起来困难重重;再次,社会物质力量欠缺。废除死刑,长期监禁随之增多,经济成本大大提高,而我国现有经济水平似乎不足以支撑如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