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原告不能证明被告违反法定职责的,其诉请理由不成立”。只有如此,才不致把行政诉讼法的“审被告”的立法精神扭曲为“审原告”。 (3)裁判上的意义。从 原告提起行政诉讼的目的所决定的。原告提起行政诉讼的主要目的不外乎在于通过诉讼纠正违法行政行为,使其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或被损权益得以救济。而使其权益遭受 ...
//bbs.110.com/thread-11568-1-1.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时间进行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三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 以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减轻当事人的经济负担。 同时,应规定行政案件的再审次数,无论是当事人申请再审,还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引起的再审,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70.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这实际上是我国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 由于上述问题没有解决而拖延或者无法进行实体审理,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按照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审理前的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送达受理案件 ...
//www.110.com/panli/panli_138544.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的制度安排虽有不少共性,但亦有所不同。在规范层面上,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我国行政诉讼判决包括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 》,北京大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81页。 [4] 张旭勇:《行政判决的分析与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章。 [5] 甘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481.html -
了解详情
理解为客观证明责任又可以理解为证据提出责任,也可以说并没有排除被告行政机关只承担证据提出责任、不承担客观证明责任的情形的存在――。在这个意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43-145页。 [5] 参见:方世荣主编《行政诉讼法案例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案例66。 [6] 本案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57.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通过立法加以规定的 [49]。不过,尽管新行政诉讼法有这一比较先进的规定,但结合若干相关条文来分析一下,这种先进性 ],行政诉讼的实施需要怎样的法制环境,行政诉讼又如何能实现保障民众权益、促进行政合法化的目的,这些都是探究民国时期行政诉讼制度以后应该引起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22.html -
了解详情
可预期的制度环境。[28]否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4.抽象行政行为本身性质的需要 一方面,行政诉讼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为产生的基本条件,同时 [33] 同前注[21]. [34] 有学者由此甚至大胆提出,对我国大陆地区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中的有关条款,例如第二条、第五条、第十一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45.html -
了解详情
对二审案件合议庭成员人数的规定与一审相同,只是强调了必须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根据 ,刑事犯罪数量逐年上升,大规模共同犯罪及高智能犯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理期限内难以审结如此重大、复杂的案件,如动辄申请延长审理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7.html -
了解详情
对二审案件合议庭成员人数的规定与一审相同,只是强调了必须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根据 ,刑事犯罪数量逐年上升,大规模共同犯罪及高智能犯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理期限内难以审结如此重大、复杂的案件,如动辄申请延长审理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抗诉的条件,抗诉的后果,抗诉书的制作,以及抗诉的再审。在《行政诉讼法》中,第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监督。”第64条 。(二)检察意见的适用关于检察意见的适用范围,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文书样本(试行)》关于检察意见书使用说明指出:“人民检察院对于符合抗诉条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6.html -
了解详情